关于如何推动 “肿瘤三早”,专家最新建议来了!

2021-03-08 12:00:00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8日讯 日前,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1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行。自2016年起,该系列圆桌论坛已经连续举办六届。

嘉宾合影

  在主题为“关注癌症防治  助力‘肿瘤三早’”的专场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如何引导大众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等多个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分享了精彩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GCP中心)主任、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兵河,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助理秘书长李彩云,四川省人民医院主动健康与转化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妇女两癌“三早”主动健康项目发起人马晶,罗氏制药中国市场准入部副总裁边欣,华大智造云影远程超声负责人、市场总监涂聪参加了本场专场论坛。

  试点推行诊疗规范化 整体提高肿瘤诊疗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对于肿瘤的治疗,北上广等地区的大型医院在诊疗水平、效果等方面,已经与国际接轨。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光靠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并不能在整体上改进肿瘤诊疗水平。

  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在论坛上总结了“组织”、“引领”、“协调”三大功能。组织功能,就是组织推进区域内医疗资源结构的优化和布局的调整、配合国家癌症医疗中心建立省市县三级的癌症医疗服务体系;引领功能,是指区域医疗中心应该牵头制定区域内的癌症防治计划,开展癌症筛查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协调功能,则是要协调区域内的各各级各类肿瘤防治研究和医疗机构的癌症防治工作。

  早诊和规范化治疗有助于提高癌症病人长期生存率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GCP中心)主任、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兵河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与国外相比,在我国尤其是一些农村边远地区,开展肿瘤筛查还不是特别普遍。加之人们对肿瘤筛查的意识还不够强,导致很多病人在出现很大的肿块后才去就诊。“因此,需要从国家、企业、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入手,来提高人们对疾病进行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

  防治乳腺癌 需要广大妇女积极参与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助理秘书长李彩云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在意识提升方面,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深入到边远山区以及革命老区宣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乳腺癌防治理念,提高当地妇女群众对乳腺癌疾病的认知水平、预防水平。同时,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也有针对性的发起了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宣传倡导项目,发布乳腺癌早期筛查倡议书与宣传手册,培训乳腺癌早期筛查宣传志愿者,并且呼吁企业为女性员工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

  “三创模式”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乳腺癌“三早”

  四川省人民医院主动健康与转化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妇女两癌“三早”主动健康项目发起人马晶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我国的“两癌”筛查工作面临的第一重挑战为人口基数大,城乡人群分布差异以及国家各级政府财政压力大。过去十来年中,在全国各地推行的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试点项目工作取得了许多的成绩,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其防治日益得到各地政府和老百姓的重视。自2019年,“两癌”的检查工作已被纳入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使之成为常态性的工作。疾病筛查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有组织的、针对大规模人群的疾病防治行为。据估算,目前我国35—64岁 “两癌”筛查的适龄妇女约3亿人,这一数字哪怕仅仅是做到一半也对于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推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打造筛、诊、治闭环 助力健康中国2030

  罗氏制药中国市场准入部副总裁边欣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罗氏将继续携手生态圈各方,不断探索各种创新模式,充分利用“5G”和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探索全程聚焦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将癌症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疾病康复等全流程融入社区服务中。同时,提高大医院和偏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远程实时诊断率,缓解基层医生数量缺乏、突破基层医院规范化诊疗困局,进一步助力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践行健康中国2030伟大目标。

  通过人工智能助力癌症早筛,逐步下沉到基层

  华大智造云影远程超声负责人、市场总监涂聪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我们国家大概有6000家县级医院要服务大概9亿人口,在医疗资源紧张或分配不均的问题面前,社区医院以及县级医院应当承担起筛查任务。”华大智造目前在研究乳腺自动化筛查超声产品,通过超声机器人,实现妇女乳腺图像的自动采集,再通过AI的数据诊断,呈现诊断结果,并可以把相关数据集中打包上传给医生,让患者更早发现病症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生的负担。

责任编辑:吴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