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将建覆盖城乡慢性病防控体系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一是针对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加强防控能力建设,支持承担重大疾病防控任务的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二是重点加强国家级鼠疫菌毒种保藏中心建设。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支持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基本设备购置。完善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
农村急救体系建设:改扩建县级急救机构业务用房,配置必要的急救设备和救护车。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网络。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为省级、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置实验室检验检测设备。
中新网10月19日电中国政府网19日公布《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慢性病防控体系。
规划要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如下:
一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开展重点疾病监测,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和管理,完善疾病监测系统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加强疾病防控实验室检测网络系统建设。建立传染病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提高工作能力。
二是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加强卫生监督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食品安全标准和事故应急处置与调查处理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比较完整的职业病防治体系,提高防治能力。加强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医疗执法等卫生监督能力建设。
三是加强妇幼卫生和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加强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重点加强省、市级健康教育能力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能力,完善健康素养监测体系。
四是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预警制度,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国家级、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和实验室应急检测能力建设,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到2015年,形成指挥统一、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重点提高农村地区急救医疗服务能力。
五是加强采供血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无偿献血服务体系,加强血站血液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积极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提高血站实验室检测能力。到2015年,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基本覆盖全国。
规划提出,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确保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防治结合。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培训和监管。通过多种措施,增强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
- 慢病互联网医联体“泰安模式”:“三明医改”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2021-12-05
- 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更要打”2021-11-17
- 有效保障互联网处方用药安全(人民时评)2021-08-20
- 山东:每年17.3亿元提高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等慢特病入医保待遇2021-08-17
- 专家:应对慢病 老年人要形成多病共防理念、提高疫苗接种意识2021-05-26
- 专家热议人口老龄化:预防先行 守护中老年人健康2021-03-11
- 流感高发季 高危人群如何防治?2019-12-31
- 慢性病成影响居民健康大敌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让我们远离疾病困扰2019-09-17
- 引导慢性病人 提前干预治疗201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