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刘士东:孩子“不合群”怎么办?是性格内向还是孤独症?

2025-09-24 15:46:1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以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狭隘兴趣及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神经发育行为障碍。孤独症诊断常常存在漏诊和误诊现象,孩子未能尽早确诊,延误了最佳康复治疗时机。

  两者主要的区别:

  内向的人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强,比较孤僻喜欢一个人呆着,也不和家人亲近,对家长没有黏性。

  内向的孩子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好奇心,而孤独症儿童漠不关心。

  孤独症的孩子一般没有眼神对视,不看家长的眼睛,目光接触是异常的,很多时候喊他的名字他都没有反应,而性格内向的孩子眼神对视和正常的孩子是一样的。

  孤独症孩子有时候情绪反应会比较过激,性格内向的孩子则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哪些行为是孤独症的“警征”

  1、不(少)看

  目光交流少,即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

  2、不(少)应

  叫名反应不敏感,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

  3、不(少)指

  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4、不(少)语

  语言发育障碍,多数孤独症患儿存在语言发育迟缓。

  5、不当

  不当,这是指使用物品异常,相关的感知觉异常,语言发展倒退。比如有刻板的重复动作,而且兴趣狭窄。对疼痛、寒冷反应迟钝,对危险没有恐惧感,严重者甚至会自伤等。

  如果对照完这些标志行为,发现孩子符合多种异常行为,需要到医院去做筛查,可以通过系统测试,做出早期筛查和干预指导。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