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童康血管瘤医院隋振功:家长以为的“胎记”很可能是血管瘤!

2024-10-12 18:35:2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可出现在人体的各个部位,60%发生于头颈部位,但许多家长却不以为意,以为只是孩子身上的“胎记”。

  其实血管瘤不仅容易影响孩子的容貌,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创伤,而且一旦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出现溃烂的情况,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对相邻器官造成伤害!

  婴幼儿血管瘤是什么?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皮肤和软组织,以血管内皮增生为特点,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有些病例在出生时就存在,其余多在婴儿期出现,1岁以内血管瘤处于增殖期,1岁左右逐渐进入消退期,5岁时消退率约为50%,7岁时可达70%。

  婴幼儿血管瘤有什么特点?

  1、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又名微静脉畸形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暗红色或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头颈部多见、常在出生时出现,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不同体质的增长速度也不一样。

  2、草莓状血管瘤

  表现为一个或数个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出现,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生长迅速,甚至可达数厘米。

  3、海绵状血管瘤

  在出生时即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称静脉畸形。是一种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的血管畸形,因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而得名。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在原有毛细血管瘤处发生或位于皮下,呈圆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

  4、混合型血管瘤

  两种或两种以上血管瘤混合存在。初起时大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多见于面部及四肢。侵犯范围有时非常广,以至于眼睛、口唇、鼻或耳等组织器官都被这种不断扩展的血管组织所覆盖,可引起呼吸、饮食、视觉和听觉等功能障碍等等。

  临床表现有哪些?

  1、最早期的皮损表现为充血性、擦伤样或毛细血管扩张性斑片,生后3至6个月内可迅速增大,明显隆起于皮肤表面,形成草莓样斑块或瘤体,持续生长9至12个月后逐渐进入消退期,生长速度减慢,消退过程缓慢,颜色变暗,中心发白,瘤体充盈度降低,逐渐萎缩、变小,最终逐渐消退。

  2、若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瘤体消退完成后,25%~69%的患儿残存皮肤及皮下组织退行性改变,包括瘢痕、萎缩、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松弛,影响皮肤外观。

  各位新生儿宝妈们,如果观察到宝宝身上的“红色胎记”逐渐变大,请及时到医院做检查,早诊断、早治疗,给宝宝们一个健康成长的未来!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责任编辑:吴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