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五道“鬼门关”,誓把希望“留在脑后”——记济南南郊医院成功救治一例自发性小脑出血并全脑室铸型危重病人

2023-11-09 16:1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小脑出血并全脑室铸型,系急危重症,因出血部位就在脑干后方,位置特殊,直接压迫脑干生命中枢,如不及时手术抢救,患者很快出现脑疝导致死亡。

  目前,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先进行侧脑室钻孔引流减压为开颅赢得时机,再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且术后需要过五道“鬼门关”,即再出血关、脑水肿关、感染关、脑梗死关和脑干衰竭关。死亡率很高。

  2023年9月7日早上8时许,南郊医院接到120调度中心电话,有一名外地青年男性在出差途中突发意识不清伴呕吐需要紧急救治。医院立即派出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急救人员给予畅通呼吸道、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维持生命体征,第一时间将患者护送到医院。

  与此同时,在崔海银副院长的指挥下,医院立即启动急救预案。医院急诊急救团队包括急诊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手术麻醉科、检验科、药剂科、后勤等已经做好抢救准备。患者到达医院后,开通绿色生命通道,无需缴费,直接行头颅CT检查,结果示:小脑出血并全脑室铸型。此时患者深度昏迷,鼾式呼吸,随时可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专家组紧急决定:尽快手术抢救。立即入重症监护室,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予以止血、调压、降颅内压等药物,争分夺秒完善术前准备,行心电检查、抽血、导尿、备血、备皮、术前谈话签字。约一刻钟后使用简易呼吸器护送患者入手术室,由神经外科姜金荣主任医师主刀急症在全麻下行双侧脑室钻孔引流+开颅小脑血肿清除术。约5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自主呼吸,复查头颅CT示小脑血肿清除满意,四脑室通畅。转重症监护室治疗。

患者术前CT

患者术后当天复查CT

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CT

  手术完成,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如何安全度过术后的五个“鬼门关”,即再出血关、脑水肿关、感染关、脑梗死关和脑干衰竭关,这考验着医院的综合救治水平。在重症医学科刘殿明主任带领下,重症团队和神经外科团队密切配合,全力开展术后救治工作。主要包括重症监护,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深静脉置管,滴定式调控脑脊液引流速度,应用控制血压、止血、镇痛镇静、防控脑水肿、保护脑神经、防止脑血管痉挛、促进脑细胞代谢、防控感染、抑酸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药物,予以雾化吸入、机械排痰、气压治疗、早期肠内营养、心理辅导、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动态复查CT,了解病情变化。期间,为保障患者安全,邀请了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的相关专家会诊,院外专家对医院的治疗高度肯定,这也让患者家属更加安心。

  术后2天,予以气管切开,更利于呼吸道的管理。术后5天患者意识逐步恢复,拔除侧脑室引流管,予以腰大池引流,以预防远期脑积水。术后10天,手术切口拆线。术后半月,患者神志清醒,四肢活动正常,拔除气管插管,转普通病房。术后一月,患者神志清楚,语言、肢体运动、饮食、睡眠、大小便均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已经下床活动,总体上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回家。出院前医务人员对患者以后的血压管理、药物使用、功能锻炼、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复查等进行了详细交代,家属对医院的治疗和服务非常满意。

  济南南郊医院多年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扛牢“健康中国、服务百姓”社会责任,推行“院前规范处置--急诊生命通道--多学科联合救治”三位一体的急救诊疗模式,为众多生命垂危的患者赢得了生的希望。此例小脑出血并全脑室铸型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该院在神经重症患者急救方面的能力和优势,标志着该院的综合医疗水平再上新的高度,今后也必将为周边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健康福音。

责任编辑:吴英兰
新闻关键词:医院患者救治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