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刘士东:家长这样做,让孩子专注力大幅提升

2025-11-20 15:07:4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孩子日常康复训练过程中,家长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问题,也是很多家长困扰的问题之一。

  孩子对于自己痴迷的事物有着超常的专注力,但是他却不能对于其他事物给予相同、应有的注意力和耐心。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去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呢?

  注意力不足,具体有哪些表现?

  1、容易分心

  孩子总是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情,注意力很难集中,做事常常有始无终。

  2、学习困难

  孩子在进入学校以后,你会发现他总是不专心听讲,在上课时容易走神,写作业时会粗心、马虎。

  3、活动过多

  有些孩子可能会在任何场合下都无法安静,手脚也不停,或不断插嘴干扰别人。也经常无目的乱闯、乱跑、不听劝阻。

  4、冲动任性

  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变化。而且常常不加思索地就得出结论,行为也总是不顾及后果。

  5、自控力差

  比如孩子表现出不遵守规章秩序,不听老师、家长的指示,做事也乱无章法,没有办法跟别人很好地去合作,而且也非常容易与他人产生正面冲突。

  只解决孩子注意力不足的问题就可以了吗?分析导致孩子出现注意力不足问题产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走在孩子的前面,帮助孩子扫清障碍。

  看看以下几点,你是否中招了呢?

  1、家庭成员之间对待孩子是否态度统一?原则一致?

  2、家长是否太过宠溺孩子,使孩子缺少应有的行为规范?

  3、是否给孩子买了太多的玩具和书籍,使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到珍惜,包括喜欢的东西也只是三分钟热度?

  4、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5、在给孩子做训练过程当中,是否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是否在训练过程当中积累了许多不愉快的经历,导致孩子出现情绪紧张、焦虑、自信心不足的现象?

  6、家长是否会在自己忙或者无暇顾及孩子时,丢下手机或者iPad,就敷衍了事了?

  通过以上几点,相信各位家长已经能清楚地发现自身问题的根源,也该了解如何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孩子排除干扰因素。

  在孩子做某一件事情时,家长不要总是督促和提醒孩子,因为这些时断时续的提醒,其实更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更加强烈的依赖感。

  注意力训练中注意力维持和注意力分配,是衡量孩子注意力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NO.1注意力维持

  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比较稳定的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特定的对象与活动上。对此在做训练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1、要清楚了解孩子的能力上限,尽量从简单的开始,让孩子可以轻松地完成一些事,提升他的自信心,激发主动性。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延长时间,这样孩子就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不至于一下把孩子逼得太紧。

  2、视觉结构要清晰,让孩子清楚了解,去哪里做?做什么?做多少?何时完成?接下来该做什么?让孩子通过他们自己独立的思考,来把控整个过程,避免反复提醒和催促,这样反而干扰孩子的注意力。

  NO.2注意力分配

  指一个人在进行多种活动时,能够把注意力平均分配于各项活动当中,并能良好地协调处理。

  这里家长要尽量选择一些孩子比较熟悉,做起来也比较轻松的事情,否则孩子在做事的过程当中就会感觉很吃力,这样他就不能很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最后导致两件事情都做不好。

  在日常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家长一定是非常重要的。足够坚持与努力,家长要放平心态,不要操之过急,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环境。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多肯定,多鼓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进步得更快。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