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南郊医院消化内科任淑红主任提醒:山楂柿子别贪嘴,科学食用护肠胃

2025-11-06 11:21:2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金秋时节,山楂、柿子裹着酸甜滋味新鲜上市,令人食指大动。但济南南郊医院消化内科任淑红主任特别提醒:这类时令水果若食用不当,可能引发肠胃不适,甚至导致胃石形成,需格外当心。

  任淑红主任介绍,山楂和柿子富含鞣酸、果胶及膳食纤维。空腹或大量食用时,这些成分在胃酸作用下,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鞣酸蛋白再与果胶、纤维素等物质混合,逐渐凝结成硬块,即“胃石”。胃石若滞留胃内无法排出,会持续刺激胃黏膜,引发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造成胃溃疡、胃出血,需通过胃镜碎石或手术取出,徒增健康风险。

  “每年秋冬,因过量吃山楂、柿子导致胃石症的患者明显增多,有人甚至一次吃下五六个柿子,或空腹吃山楂,结果引发不适。”任淑红主任强调,科学食用是关键:其一,避免空腹食用,建议餐后少量品尝;其二,控制总量,肠胃功能较弱者单次不宜超过1 -2个;其三,勿与高蛋白食物(如鱼虾、牛奶、鸡蛋)同食,以防加速鞣酸蛋白形成;其四,老年人、儿童及有胃溃疡、胃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禁止服用。

图片

  若食用后出现持续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任淑红主任表示,济南南郊医院消化内科可通过胃镜精准诊断胃石,新鲜的小的胃石可以通过喝碳酸氢钠溶液或可口可乐化石,大的胃石采用内镜下碎石尽早解决病痛。

  秋日尝鲜重在适度。济南南郊医院消化内科任淑红主任提醒:把握“适量”与“时机”,才能让山楂柿子的酸甜为生活添彩,而非给肠胃“添堵”。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