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血管闭塞难题:济南南郊医院采用"无植入"技术成功救治36岁复杂冠心病患者
近日,在济南南郊医院心内科,一场高难度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刚刚顺利完成。36岁的年轻男性患者,因前降支闭塞且曾放置支架后出现再次完全闭塞,此前在外院治疗未果。面对这一复杂病例,济南南郊医院医疗团队联合西安西京医院胡涛教授采用“无植入”介入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


济南南郊医院心内科石少虎主任指出,手术最大的难点在于患者前降支血管床条件极差——长期闭塞导致远端血管萎缩,普通1.0mm球囊都无法通过。石少虎主任和党争程副主任带领团队选用7F指引导管增强支撑力,通过软导丝成功建立通路后,采用特殊硬导丝精准穿刺技术,成功穿越坚硬的闭塞段并确认导丝位于支架轮廓内。当常规球囊无法通过时,团队灵活选用0.75mm特殊球囊进行预扩张,继而使用2.0mm球囊充分扩张,最终使血流恢复。
更具突破性的是,考虑到患者年仅36岁的特殊性,石少虎主任和党争程副主任放弃了传统的长支架植入方案。通过多枚药物球囊的序贯治疗,配合2.0球囊的远端精细化处理,最终实现了恢复血流血管再通。虽然远端血管因长期缺血而纤细,但通过类似“按摩”的长时低压扩张,仍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这场手术的成功体现了现代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三大进步:一是复杂闭塞病变的精准开通技术;二是药物球囊等“介入无植入”理念的成熟应用;三是对年轻患者血管保护的深远考量。医疗团队在术中展现的专业判断——如通过多体位造影确认导丝位置、根据血管条件灵活调整器械选择、优先考虑患者长期预后等,都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
对于这位年轻患者而言,无支架的血管重建不仅避免了金属异物带来的长期影响,更为其保留了血管的生理功能与未来治疗选择。这例手术的成功,不仅是介入技术的胜利,更是济南南郊医院医学人文关怀与技术创新完美结合的典范。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