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来袭,银屑病复发?济南中研医生:这份温暖护理指南请收好
“今年好像比去年冷得多”,随着气温断崖式下跌,不少银屑病患者发现,皮肤上的红斑、鳞屑又悄悄 “卷土重来”—— 瘙痒感变明显,原本趋于稳定的皮损开始扩散,甚至影响到日常的睡眠和心情。其实,秋冬季本就是银屑病的 “高发季”,寒冷、干燥、免疫力波动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诱发病情反复的 “推手”。但只要做好科学护理,就能在秋冬里为皮肤筑起一道 “温暖防线”。
为什么秋冬银屑病更容易 “找上门”?
银屑病的复发从来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但冬季的气候特点恰好踩中了多个 “敏感点”:
1.寒冷刺激,免疫力 “打折扣”:低温会让身体的血液循环变慢,皮肤血管收缩,不仅导致皮肤供氧、供血不足,还可能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本身免疫状态就较为特殊的银屑病患者来说,免疫力的轻微波动,就可能打破皮肤的 “平衡”,诱发炎症反应。
2.空气干燥,皮肤 “缺水告急”:冬季无论是室外的干冷空气,还是室内暖气、空调带来的干燥环境,都会加速皮肤水分的流失。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屏障本就比普通人脆弱,缺水会让皮肤变得更加粗糙、紧绷,鳞屑增多,瘙痒感也会随之加剧,形成 “越抓越破、越破越重” 的恶性循环。
3.日晒减少,维生素 D “储备不足”:研究表明,维生素 D 对调节免疫、抑制皮肤细胞过度增殖有一定作用。而冬季日照时间短,人们外出活动减少,皮肤通过阳光合成维生素 D 的量随之下降,这也可能为银屑病的复发提供了 “条件”。

银屑病护理:做好这 5 件核心事
面对银屑病的季节波动(尤其冬季复发),无需过度焦虑,抓住以下 5 件核心事,就能有效缓解不适、稳定病情:
1. 科学保暖,避免刺激
衣物选择:优先穿宽松、柔软的纯棉衣物,远离羊毛、化纤等粗糙材质,减少皮肤摩擦损伤。
温度把控:室内保持 18-22℃,外出时重点保护头、颈、手等暴露部位(戴帽子、围巾、手套),避免忽冷忽热的温差刺激。
2. 细致保湿,修复屏障
洗澡要点:水温 37-40℃(手背试温不烫为宜),时间控制在 10-15 分钟,用温和沐浴露或清水,避免搓澡;洗完后 3 分钟内拍干皮肤,立即涂保湿霜锁水。
保湿选择:选无香料、无酒精的医用保湿产品(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凡士林更佳),干燥部位(肘部、膝盖)可增加涂抹次数,睡前厚涂 + 保鲜膜封包 1-2 小时,强化保湿效果。
3. 调理作息饮食,增强抵抗力
饮食建议:多吃新鲜蔬果、优质蛋白(鸡蛋、牛奶、瘦肉、豆制品),补充维生素和修复所需营养;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每天喝 1500-2000ml 水,为皮肤补 “内源性水分”。
作息要求:23 点前入睡,保证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打乱免疫系统,减少炎症诱发风险。
4. 温和止瘙痒,拒绝抓挠
应急方法:瘙痒时用凉毛巾 / 裹布冰袋冷敷(每次 1-2 分钟),或涂医生指导的止痒药膏,避免自行用强效激素药。
转移注意力:通过听音乐、散步、看电影等方式,减少对瘙痒的关注,避免 “越抓越破、越破越重” 的恶性循环。
5. 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警惕信号:若皮损扩大、瘙痒影响睡眠、出现红肿疼痛,立即到皮肤科就诊,不擅自用偏方或增减药物。
长期坚持:银屑病治疗需持续,即使症状缓解也别擅自停药,按医生方案调整,降低复发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