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南郊医院肿瘤一科成功为晚期肺癌患者成功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术

2025-10-16 13:43:3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济南南郊医院肿瘤一科的病房里,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对于28岁的晚期肺癌患者而言,每一次呼吸都曾是一场艰难的博弈。入院时,她被迫采取坐位,任何轻微的活动都会引发剧烈的胸闷和憋喘。检查结果:大量心包积液,舒张期测量范围已达14.8x6.6cm,这如同心脏被套上了一个沉重的“枷锁”,严重压迫着这个生命引擎。

图片

  面对患者急剧恶化的病情和巨大的痛苦,缓解症状、提升生命最后阶段的质量成为医疗团队最紧迫的任务。肿瘤一科科主任葛新华迅速行动,组织科室进行紧急讨论。经过严谨的评估,团队一致认为,心包穿刺引流术是当前解除心脏压塞、缓解症状的关键一步。然而,对于一位晚期、多发转移的肿瘤患者,任何操作都需慎之又慎。

  决心既定,行动迅捷。在葛新华主任的整体协调下,肿瘤一科范宗华副主任与超声科潘秀丽主任强强联合,展开了密切的合作。超声科的精确定位是手术安全的前提,潘秀丽主任凭借精湛的超声技术,为穿刺路径提供了最清晰的“导航图”;范宗华副主任则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沉稳的操作技巧,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精准地将穿刺针送入心包腔。

  当导管中缓缓引流出40ml血色心包积液时,手术室内外的人都屏息期待着。几乎就在引流的同时,奇迹开始显现——患者自觉胸口那块压得她喘不过气的“大石”被移开了,她的呼吸逐渐变得平顺、深长。术后评估显示,她活动后的胸闷、憋喘症状得到了显著减轻。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初战告捷,患者被安全送回病房,脸上久违地出现了一丝安宁。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而言,医疗的目标不仅是延长生存时间,更是要减轻痛苦,维护尊严。此次心包穿刺引流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是济南南郊医院多学科协作(MDC)模式成效的生动体现——肿瘤科与超声科的无缝衔接,彰显了团队协作的技术力量;更是医院“以患者为中心”诊疗理念的深刻诠释。在对抗疾病的艰难征程中,医护人员的每一次精准判断和果断出手,都是在为生命争取更多的可能和尊严,用专业的“精诚”守护着每一缕生命的微光。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