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系统“重启”与功能“重塑” 助脑梗患者走向新生
一年多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梗死,让这位患者的右侧身体陷入“瘫痪”——手臂无法抬起,肩膀出现半脱位,走路摇摇晃晃,甚至连说话、喝水都变得异常艰难。生活的秩序被彻底打乱,身体的指挥系统几近失灵。然而,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一场关于“系统重启”与“功能重塑”的康复之旅,正悄然改写着他的人生篇章。
面对复杂的病情,康复科崔贵祥主任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系统性的康复计划。在康复科医生看来,脑梗死后的恢复远不止是肌力训练,更是一场艰巨的“系统重启与功能整合”攻坚战。
“大脑的指令传不过去,就像体内的电路断了一样。”崔主任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康复的核心。治疗的关键,是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重复训练,如同“重新布线”,一点点重建大脑与肌肉之间的连接通路。与此同时,康复团队还扮演着“精密校正师”的角色,将他脱位的关节逐步归位,耐心纠正错误的身体姿态与运动模式。从基础的站立平衡训练,到手臂精细动作的引导,再到关节稳定性的恢复与步态调整,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专业、专注与耐心。
坚持,终会迎来改变。日复一日的努力,化作点滴可见的进步:从最初需要他人搀扶才能勉强站立,到现在能扶着拐杖稳步行走;从肩膀完全用不上力,到右手能够完成抓握动作,实现部分生活自理。这些看似简单的跨越,标志着他的核心运动功能得到了显著恢复,也是医患同心、不懈奋斗的最佳证明。
目前,以崔贵祥主任为首的康复团队,已将攻坚重点投向患者功能恢复的“最后堡垒”——言语功能。帮助他更清晰地表达自我,更顺畅地与他人交流,是实现有尊严地回归家庭与社会的关键一步。
康复,不仅是对受损身体功能的修复,更是对生活信念与希望的重建。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医护人员正用专业与温暖,陪伴着每一位患者,走过从依赖到独立、从沉默到发声的漫长旅程。这背后所彰显的,正是医学的人文温度,和生命不屈的重启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