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刘士东:智力低下在这四个时期有这些表现,家长一定要多多关注

2025-09-25 16:46:5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智力低下,或智力发育迟缓(MR),也称精神发育迟滞,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发育障碍。智力低下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其语言、注意、记忆、理解、洞察、抽象、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能力都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智力低下的总患病率约为1%-2%。智力低下的诊断是根据心理测验和适应能力评定。

  1、智力低下的表现

  婴儿期(0~1岁):

  主要表现嗜睡或少睡、喂养困难、对周围的事物反应差、逗弄无反应,多哭或不哭,眼睛不会注视物体,俯卧抬头、翻身、手指抓握、坐、爬、站、走、说话和应人能力全面落后。

  幼儿期(1~3岁):

  表现出不会说话、说话晚、说话不清楚,流口水,听不懂简单指令,大小便不能控制,痴笑或表情呆滞,反应迟钝,理解能力差,发育较正常儿略迟缓,3岁以前是智力低下的最佳治疗时机。

  学龄前期(3~6岁):

  表现出不会说完整的句子,不能有目的的发音,学习困难,记忆力差,不识字,不会思考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做事无目的性,生活中反应迟钝,对事情反应能力差,甚至是无反应。

  学龄期(6~12岁):

  主要表现为上学后发现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业成绩差,不会与人正常交往,社会适应困难,不与陌生人亲近,记不住人和事,生活自理能力差,此时大脑发育已经接近成人,不易治愈。

  2、智力低下的预防

  (1)永远记住:对弱智小儿的训练,要始终抱有希望,任何时候也不能说“放弃”。要有耐心,但不要提过高的要求。

  (2)不管他的起点多低,都应该尊重他现有的水平,从现有水平数起。教学的内容首先是生活上自理方面的,使他逐步学会生活环境中所必需的技能,而不是从知识系统上教育。开始学习步子要小,使他的逐步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这样总是有一种成就感的愉快,有利于再学习。

  (3)多给表扬。表扬可以是物质的,比如一块糖、一包葡萄干等孩子喜欢的小食品或小玩具,否则就失去表扬的意义了。

  (4)每次只训练一个项目,会了再训练下一个,必须在他非常注意、非常有积极学习的心境时才进行,不要勉强,否则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每次学习时间不要过长,这样才能维持兴趣,集中注意。每天训练最好要定时,使他慢慢形成习惯。对不良行为要纠正,比如在训练时他大声叫喊,需要立即制止,如果他咬手指甲,可等训练后再纠正。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