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中研医生:白癜风不止是“白斑”,科学认知与规范应对很关键

2025-08-29 16:45:1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以皮肤黏膜出现边界清楚的白色斑片为主要特征,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尤其好发于暴露、摩擦及褶皱处(如面部、颈部、手背、腕部、腰骶部等),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会影响外观,易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需科学看待与干预。

  白癜风刚开始的症状以局部皮肤出现淡白色或乳白色斑片为核心,整体表现较轻微,易被忽视,具体可关注以下3点:

  1. 白斑形态与颜色:初期白斑多为指甲盖至钱币大小,形状不规则(如圆形、椭圆形或地图状),颜色偏淡(淡白色、乳白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的边界模糊,不仔细观察难察觉;随时间推移,颜色可能逐渐加深,边界也会慢慢变清晰。

  2. 皮肤状态与伴随感:白斑处皮肤光滑,没有鳞屑、结痂,也基本无瘙痒、疼痛等不适感(少数人初期可能有轻微刺痛或痒感,但不明显),按压白斑时,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短暂发红。

  3. 好发部位:初期白斑多集中在暴露、摩擦或褶皱处,比如面部(尤其是额头、脸颊、口周)、颈部、手背、腕部,以及腰带处、内裤边缘等易受摩擦的位置,少数也可能出现在黏膜处(如口唇周围)。

  若发现上述类似白斑,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通过伍德灯、皮肤镜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与白色糠疹、花斑癣等其他皮肤病混淆,延误干预时机。

.369

  白癜风刚开始的淡白色白斑,易与白色糠疹、花斑癣、贫血痣、无色素痣这4种皮肤病混淆,需通过症状细节区分:

  1.白色糠疹:常见于儿童/青少年面部,白斑呈淡白色,表面有细小鳞屑(像薄薄一层糠皮),多与日晒、皮肤干燥有关,随年龄增长或保湿护理后可自行缓解,而白癜风白斑无鳞屑且不会自愈。

  2.花斑癣(汗斑):由真菌感染引起,好发于胸背、颈部等易出汗部位,白斑颜色偏淡褐或淡白,表面有细小鳞屑,出汗后可能轻微瘙痒,通过真菌检查可发现菌丝/孢子,与白癜风(无真菌、无鳞屑)不同。

  3.贫血痣:多在出生或儿童期出现,白斑是局部血管功能异常导致(血管收缩后缺血显白),按压白斑时颜色不变,而周围正常皮肤会发红;摩擦白斑时,贫血痣不发红,白癜风白斑会发红,可通过此动作快速区分。

  4.无色素痣: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白斑颜色均匀(淡白色),形状多为条状、片状,边界模糊且随身体发育等比例扩大,终身不变化;而白癜风白斑会逐渐扩大、增多,颜色可能加深。

  防护白癜风需围绕“减少诱因、保护皮肤、调节状态”展开,核心是降低病情诱发或加重的风险,具体可从以下4点入手:

  1. 做好皮肤防护,避免外界刺激

  严格防晒:白斑处(或正常皮肤)缺乏黑素保护,暴晒易诱发白斑。外出时涂SPF30+、PA+++以上的物理防晒霜,戴帽子、打伞,避免正午(10:00-16:00)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

  减少皮肤损伤:避免割伤、烫伤、抓伤等外伤,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腰带、衣领等部位对皮肤的摩擦;避免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如染发剂、农药),防止损伤黑素细胞。

  2. 调节免疫与情绪,规避内在诱因

  稳定情绪:长期焦虑、压力大可能导致免疫紊乱,诱发白癜风。日常可通过运动(散步、瑜伽)、听音乐、倾诉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寻求心理疏导。

  规律作息与饮食:避免熬夜,保证7-8小时睡眠,维持免疫系统稳定;饮食均衡,无需过度忌口,可适当多吃富含铜、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坚果、贝类),避免长期大量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

  3. 关注身体信号,早发现早干预

  定期观察皮肤:若发现皮肤出现淡白色、边界模糊的白斑(尤其暴露或摩擦处),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检查(伍德灯、皮肤镜),明确是否为白癜风,避免延误早期干预时机。

  已患病者需遵医嘱:确诊后坚持规范治疗,定期复诊,不擅自停药或使用“偏方”;同时密切观察白斑变化,若出现扩散、颜色加深,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4. 避免误区,科学防护

  不盲目“忌口”:无需过度禁止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西红柿),适量摄入不会加重病情,过度忌口反而导致营养不均衡。

  不忽视日常护理:防护是长期过程,即使病情稳定,也需坚持防晒、护肤,避免因放松护理导致病情反复。

  最后提醒:治疗需坚持,切勿轻信“偏方”

  白癜风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多数患者需数月甚至数年才能看到效果,切勿因短期内无明显变化而放弃治疗,或轻信“快速祛白”“偏方秘方”——部分偏方可能含刺激性成分,反而导致皮肤过敏、白斑扩散,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若发现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白斑,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已确诊患者需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案,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逐步实现白斑复色,重拾自信。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