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与肠道菌群健康:隐藏在酒杯后的肠道隐患

2025-08-15 15:37:3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酒桌文化在社交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酒杯背后,肠道正承受着无声的冲击。研究证实,酒精与肠道菌群健康存在深度关联,长期饮酒会引发一系列肠道问题。

  长期饮酒首先会导致小肠细菌过度增殖(SIBO)和菌群失调。慢性酒精依赖者的小肠液中,好氧菌和厌氧菌数量都显著增加。同时,酒精过度摄取者肠道内菌群结构发生明显改变: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细菌减少,而Proteobacteria(变形杆菌)门和Fusobacteria(梭杆菌)门细菌增多。这两类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其外膜含有的脂多糖(内毒素)会引发体内炎症反应,对肠道及全身健康构成威胁。

  酒精的危害还不止于此。其代谢产物乙醛会破坏肠道屏障的紧密结合,使肠道通透性增加,导致内毒素更容易进入血液。这一过程被认为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揭示了肠道健康与肝脏疾病间的隐秘联系。

  此外,过量饮酒会降低肠道内酪酸浓度。酪酸是一种关键的短链脂肪酸,对维持肠粘膜屏障功能和调节免疫系统至关重要。酒精过度者粪便中,生产酪酸的Faecalibacterium(普拉梭菌)属菌数量减少,同时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也随之减少,进一步加剧菌群失调。这会削弱肠道的防御能力,使有害物质更易侵入体内,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济南南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相马宁教授指出,虽然单次饮酒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尚不明确,但长期反复因饮酒导致腹泻等问题,会持续加重肝胆胰以及胃肠等消化器官负担,恶化肠道环境,最终诱发多种疾病。为了在享受饮酒的同时守护健康,控制饮酒量、关注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才能让肠道菌群保持平衡,为健康筑牢防线。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