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秋秃”烦恼!济南中研皮肤病医院医生:脱发护理全攻略

2025-08-14 14:56:2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秋意渐浓,不少人发现家里的地板、梳子上的落发变多了——“秋季脱发”又成了高频话题。其实,秋季脱发高发是常见现象,但并非所有掉发都需要焦虑,关键是分清“生理性”和“病理性”,对症应对。

  为什么秋季脱发更容易高发?

  季节更替的自然反应:夏季气温高,头皮血液循环快,头发“生长期”延长;秋季气温下降,血管收缩,毛囊营养供应减少,夏季“超期服役”的头发会集中进入“休止期”并脱落,为新头发腾空间,这是身体适应季节的正常调整。

  干燥缺水:秋季空气湿度下降,头皮容易变得干燥,毛囊失去水分滋养,头发就会变得干枯、易断,加剧脱落。

  紫外线伤害:虽然秋季阳光不如夏季强烈,但紫外线依然会损伤头皮和发丝,破坏头发的角质层,导致头发脆弱易脱。

  作息紊乱:换季时人体容易出现生物钟紊乱,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毛囊的健康。

  饮食失衡:秋季人们食欲变化,若过度进补辛辣、油腻食物,或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头发就会“营养不良”而脱落。

  精神压力:工作、生活压力增大时,身体会释放应激激素,干扰毛囊的正常生长周期,导致脱发加重。

IMG_6843

  哪些情况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每天掉发50-100根属于正常范围。如果只是掉发数量略增,头发整体没有变稀疏,头皮也没有瘙痒、红肿等异常,大多是生理性季节性脱发,秋季结束后会逐渐缓解,无需过度紧张。

  简单几招,缓解秋季脱发

  秋季脱发多与季节干燥、头皮敏感及毛囊营养供应变化有关,做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缓解。以下是具体护理方法:

  1、头皮清洁与保湿

  选对洗发产品:优先用温和、无刺激的洗发水,避免含强去油成分的产品(如皂基类),以防破坏头皮油脂平衡。若头皮干燥,可搭配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保湿型洗护产品。

  控制洗头细节:水温以37-40℃为宜(接近体温),避免热水烫洗;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不要用指甲抓挠,防止损伤毛囊;洗头频率根据发质调整,一般每周2-3次即可,过度清洁会加重干燥。

  加强保湿:洗完头后,可在发梢涂抹含橄榄油、乳木果油的护发素或发膜(避开头皮),帮助锁住水分;干燥地区可定期用头皮保湿喷雾,缓解头皮紧绷感。

  2、减少外界刺激

  防晒保护:秋季紫外线依然强烈,外出时戴宽檐帽或喷含防晒成分的护发喷雾,避免头皮和发丝被紫外线损伤,导致头发干枯易断。

  避免物理损伤:梳头用宽齿梳,从发梢开始慢慢梳理,减少拉扯;扎头发时不要过紧(如高马尾、丸子头),避免长期牵拉毛囊;少用卷发棒、直发器等高温工具,若使用需先涂隔热护发产品。 

  3、饮食调理,补充营养

  补蛋白质:头发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多吃鸡蛋、鱼类、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为头发生长提供“原料”。

  补维生素与矿物质:维生素B族(如燕麦、坚果、菠菜)能改善头皮代谢;维生素C(如橙子、猕猴桃)帮助抗氧化;铁(瘦肉、动物肝脏)、锌(牡蛎、南瓜子)缺乏会导致脱发,可适当补充。

  多喝水+吃润燥食物:秋季易上火干燥,每天喝1.5-2升水,同时吃梨、银耳、百合等润燥食物,从内部改善身体和头皮的干燥状态。

  4、生活习惯调整

  保证睡眠:晚上11点前入睡,每天睡7-8小时,夜间是毛囊修复的关键时段,睡眠不足会打乱头发生长周期。

  缓解压力:长期焦虑、压力大会导致毛囊进入“休止期”,通过散步、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放松,避免精神因素加重脱发。

  适度运动:每周3-4次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帮助头皮获得更多营养。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