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内镜医师的 “四维素养”:读懂消化内科医生的“镜下功夫”
在消化内科诊疗中,内镜检查是窥探胃肠道健康的“火眼金睛”,而一位优秀的内镜医师,往往具备四大核心素养,既关乎检查体验,更决定诊疗质量。
操作娴熟是基础,让检查少些“煎熬”
熟练的进镜技巧是内镜医师的“入门课”。优秀医师能通过轻柔手法、精准角度控制,减少镜身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让患者在检查中痛苦感大幅降低。无论是胃镜过贲门的“顺滑”,还是肠镜过弯道的“轻巧”,都考验着医生对器械的掌控力——毕竟,舒适的体验是患者配合检查的前提。
观察规范是前提,不遗漏任何“蛛丝马迹”
胃肠道黏膜褶皱多、盲区多,规范观察堪称“细致活”。专业医师会遵循“进退有序、全面扫描”原则:胃镜检查从食管到十二指肠降部逐段观察,肠镜则从直肠到回盲部步步到位,对易藏病变的胃角、十二指肠球部等“死角”反复确认,确保“无死角巡查”,避免早期病变被遗漏。
诊断准确是核心,凭经验识破“伪装者”
面对糙如树皮的胃黏膜,如何发现貌似糜烂的早癌等病变,精准判断是关键。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能够凭借对病例的积累,快速识别病变特征:区分良性炎症与癌变的细微差别。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精准判断“是否需要活检”——既不过度活检增加患者负担,也不错过关键病灶导致误诊。
处置合理是保障,让每一次活检都有意义
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而规范的活检操作直接影响病理结果。优秀医师会根据病变位置、大小、形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部位取材,确保活检组织“量够、质优”;尤其在使用内镜进行切除时,准确判断病变边界,非常重要。既不要误切导致残留复发,又不要过度扩大切除范围,增加手术难度及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恰当的处置,能为后续治疗提供最精准的依据。
在济南南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日籍消化道专家相马宁教授与团队共同致力于内镜诊疗技术的精进与传承。这“四维素养”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硬实力体现,更是医者在方寸之间守护患者健康的核心竞争力,涵盖了精准操作、疾病洞察、人文关怀与持续创新等多维度的综合能力。在相马宁教授的带领下,消化内镜中心形成了严谨而高效的检查流程,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护理,每一步都力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