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中研皮肤病医生提醒:夏日打败脂溢性脱发 从这几个细节入手

2025-05-13 16:10:47 来源:鲁王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济南中研皮肤病医生提醒:夏日打败脂溢性脱发,从这几个细节入手

  夏日的阳光与热浪不仅带来了汗水,也让不少人发现自己的头发变得格外油腻,掉发量明显增多。当发际线后移、头顶发量稀疏逐渐成为困扰,很可能是“脂溢性脱发”在作祟。这种在夏季高发的脱发问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科学应对?让我们一探究竟。

  夏季为何成为脂溢性脱发的“温床”

  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毛发疾病。夏季特殊的环境与生理变化,使其发病率显著上升:

  雄激素与皮脂腺“双重暴走”:高温刺激下,人体雄激素分泌更加活跃,而雄激素中的睾酮在5α-还原酶作用下转化为二氢睾酮(DHT),会使毛囊逐渐萎缩变小,毛发变细变软;同时,雄激素还会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油脂,头皮油腻加剧,为马拉色菌等真菌提供繁殖温床,进一步破坏毛囊健康。

2

  不良生活习惯推波助澜:夏季人们常熬夜追剧、吃夜宵,饮食多偏好辛辣烧烤、冰镇饮品,这些行为不仅加重内分泌紊乱,还会导致体内湿热积聚,影响头皮微环境;此外,频繁使用强力去油洗发水、过度搔抓头皮等错误护理方式,也会损伤头皮屏障,加剧脱发问题。3、环境因素“雪上加霜”:夏季紫外线强烈,长时间照射会损伤头皮毛囊细胞;空调房与室外温差大,头皮血管反复收缩扩张,影响毛囊的血液供应;此外,出汗后若不及时清洁,头皮表面污垢堆积,也会阻碍毛囊呼吸,加速毛发脱落。

  脂溢性脱发的典型症状

  头皮油脂分泌过多:头皮油脂分泌异常旺盛,头发经常显得油腻、发亮,需频繁洗头,一般1 - 2天不洗就会出现明显油垢。

  头发逐渐变细变软:受雄激素等因素影响,毛囊逐渐萎缩,生长出的头发变得细软、短小,原本粗壮的头发逐渐被纤细的毳毛替代。

  进行性脱发:通常从青春期或青年期开始,男性多从前额两侧的鬓角开始脱发,发际线后移,逐渐形成“M”形;女性则多表现为头顶头发进行性稀疏,一般不会出现发际线明显后移的情况。

  头皮瘙痒、脱屑:过多的油脂分泌容易引发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刺激头皮,导致头皮瘙痒,还可能伴有头皮屑增多的现象。

  毛发稀疏可见头皮:随着脱发进展,头顶或额顶部的头发越来越稀疏,头皮逐渐显露,严重时可形成大片光秃区域。

  科学防治,打赢夏季护发保卫战 

  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 - 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减少因激素失衡导致的头皮油脂分泌异常。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锌、铁等营养素的食物,如全麦食品、瘦肉、海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调节皮脂分泌,维持毛囊健康;少吃辛辣、油腻、高糖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体内湿热,导致头皮油脂分泌过多。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利于头皮毛囊获取充足的营养。

  正确清洁:根据头皮出油情况,选择合适的洗发水,一般2 - 3天洗一次头,避免过度清洁损伤头皮屏障;洗头时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8℃ - 40℃左右,轻轻按摩头皮,不要用力搔抓。

  避免刺激:减少使用电吹风、卷发棒等高温美发工具,如需使用,尽量选择低温档;避免频繁烫染头发,减少化学药剂对头皮和头发的损伤;不要长期戴过紧的帽子或扎过紧的发型,以免影响头皮血液循环。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可通过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防止因精神因素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引发脂溢性脱发。

责任编辑:李 震
新闻关键词:脱发头皮毛囊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