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赖兴兵:孩子爱眨眼有时还会发出怪声 小心是抽动症在作祟!
抽动症又被称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多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经常表现为突然、短暂、重复、刻板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的抽动发作,伴有不自主的发声和行为异常表现。
近年来,儿童患抽动症的数量直线上升,但是由于家长缺乏这方面的健康常识,再加上目前国内这类疾病的专科医院不多,所以导致抽动症的治愈率不高,误诊率大。因为抽动症常出现的症状表现是眨眼睛、清嗓子、吸鼻子这些小动作,发病之初可能很多家长不在意,要么就是以为是眼睛或者是鼻子“生病”了,因此会出现很多患儿因被误诊为“结膜炎”“过敏性鼻炎”或其他疾病,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反复、久治不愈。
孩子眨眼是怎么回事?
据研究发现,60%以上的孩子抽动症首发症状在眼部,具体表现为不自主眨眼、皱眉、翻白眼、“做鬼脸”等,逐渐发展至面部其他部位甚至全身多处抽动。
临床很多孩子眨眼睛,吸鼻子、清嗓子、甩头等情况也很容易被误诊。
比如:
1.清嗓子误诊为咽炎、气管炎;
2.眨眼睛误诊为眼结膜炎;
3.吸鼻子诊为鼻炎;
4.甩脖子诊为颈椎病等等。
孩子出现眨眼情况(用药无效、久治不愈),建议及时排查抽动症,以免耽误治疗。
孩子抽动症有哪些表现?
抽动症,学名抽动障碍,一般发病年龄段是在2岁左右开始,以5~10岁多见,在10~12岁发病出现高峰期,男孩较多见。
它是一种不自主的、没有目的性的、快速地、刻板地肌肉收缩。在临床上,表现多种多样。
抽动的类型有:
1.单纯运动抽动:眨眼、咧嘴、张口、耸肩、晃头、甩手等;
2.复杂运动抽动:抖动躯干,抽动腹部、弯腰,走路转圈、跺脚等;
3.单纯有声抽动:吸鼻子,清喉,咳嗽等;
4.复杂有声抽动:重复的词语,语句,秽语,模仿声音或模仿言语等
这些异常动作,家长有时会认为是一种怪毛病,但其实是一种抽动障碍的表现。
过敏鼻炎会导致抽动症吗?
过敏性鼻炎并不是抽动症的直接病因。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主要有鼻痒、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等鼻部症状外,还有一些鼻外症状,比如咽喉痒、耳朵痒、眼睛痒。
但如果过敏性鼻炎治疗不及时,孩子因为过敏性鼻炎反复揉鼻子、揉眼睛,被家长和老师等身边人指责、打骂,造成儿童精神紧张,则可能诱发抽动症。
专家介绍到,抽动症多发生于男性,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现在,很多孩子学业压力重,除了课堂学业外,晚上、周末还有各种兴趣拓展课,容易造成精神紧张,家长管教孩子时过分严厉,都会促使儿童抽动症的发生。”
儿童抽动症能自愈吗?
儿童抽动症是多发于儿童期的运动性或发声性肌肉痉挛,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例如频繁地眨眼、做怪脸、摇头、耸肩、做出咳嗽声、清嗓子等,一些家长朋友以为此病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慢慢的自愈,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一般来说,抽动症患儿不经过系统的治疗是很难恢复到正常的。很多家长以为抽动症不需要治疗,以为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会逐渐自愈。根据临床观察,抽动症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儿是不会自愈的。抽动症患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受抽动症状的影响,他们常常会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和嘲笑,给孩子留下阴影。
温馨提示: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多一些关心,多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减少抽动,让他们相信这疾病是可以治疗好的,另外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吃糖过多不宜吃得过咸宜吃高血铅的食物,最主要的还是要到医院检查和治疗,确定适合孩子病情的治疗方法。
抽动症对孩子的影响
1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
一旦抽动症疾病发作,患儿就会被小伙伴们鄙视、嘲笑,有的还会对患儿的动作进行模仿,从而使得患儿变得非常自卑,性格也变得内向。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喜欢一个人呆着,不喜欢跟他人有交集,更有甚者还会对嘲笑者产生敌意,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好的。
2造成患儿的社交障碍:
通常情况下,患儿的智力是不会受到损伤的,不过却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交。因为抽动症疾病的存在,很多患儿都会说脏话,从而影响到自己跟他人的正常交流沟通,很容易出现懦弱、内向、口吃等异常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到正常的人际关系。
3影响患儿的学习:
得了抽动症疾病的患儿,常常会忍不住自己抽动、发出声音,从而使得自己无法集中精力来专心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患儿的记忆力,导致他们成绩下滑、学习落后,更有甚者还因此变得不爱学习,最终改变自己的一生。由此可见,抽动症对孩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希望各位家长朋友能够正视它的存在。
孩子确诊抽动症,父母可以怎么做?
1.培养规律作息
儿童活动量过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则更容易加重 TD 症状,临床上常有家长反应白天的时候好好的,到了晚上尤其是快睡觉的时候症状特别明显。规律作息,协调活动与休息,劳逸结合,更利于神经功能稳定。
2.调整教养方式:
抽动症患者的家长常能观察到一种现象,越是批评责备,孩子的 TD 症状就越是严重。适当放松要求,以温暖、鼓励的方式养育孩子能有助缓解孩子的 TD 症状。
3.健康饮食习惯:
一些研究显示,TD 的发生与营养素(尤其是锌、铁)的不足可能有关,过多食用含多种添加剂的加工食物可能会抑制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尽管未必需要额外补充这些营养素,但进食新鲜蔬果、未经过多处理的新鲜肉类更利于营养均衡。
4.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家长可以留意到 TD 儿童在玩手机、平板或看电视时出现眨眼、吸鼻子等症状的频率更高,这可能与大脑过度兴奋、神经紧张、视疲劳有关。虽然电子产品与TD的关系还不明确,但从孩子的视力发展来讲,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也是很有必要的,建议每天不超过1小时。
5.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TD儿童常有焦虑、紧张情绪,甚至因无法处理情绪而出现攻击行为,关注孩子的情绪,教会他们正确处理不良情绪是十分有意义的。专家提醒:家长朋友也不用太过担心,只要及时带患儿去正规专业的儿童医院就诊,及时将病情控制住,抽动症疾病还是能够被治好的。当然,前提是家长朋友要多关注下孩子的身体健康,任何异常都要引起重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