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赖兴兵: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抽动症?

2025-02-26 16:06:4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的判断孩子是否有抽动症,济南童康儿童医院特整理了相关的资料来帮助家长!

  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抽动症需综合症状表现、持续时间、伴随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具体步骤如下:

  1. 观察抽动的类型和特征

  运动性抽动:表现为不自主、快速、重复的肌肉收缩动作,如眨眼、皱眉、耸肩、摇头、踢腿等,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扩展至头颈、躯干或四肢。

  发声性抽动:如清嗓、咳嗽、哼声、重复短语等。

  抽动特点:症状可短暂自我控制,但之后可能反弹;抽动前可能有“预冲动感”(如肌肉紧张或不适),抽动后暂时缓解。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类型会随时间波动,可能新旧交替或叠加。

  2. 评估症状持续时间

  短暂性抽动障碍:症状持续至少2周但不超过1年,多为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通常不影响学习和生活。

  慢性抽动障碍或妥瑞氏综合征:运动性和/或发声性抽动持续超过1年,且无超过3个月的无症状期。妥瑞氏综合征需同时存在多种运动抽动和至少一种发声抽动。

  3. 识别加重或缓解因素

  加重因素:紧张、焦虑、疲劳、感染、兴奋或被人提醒时症状可能加剧。

  缓解因素:注意力集中、放松或情绪稳定时症状可能减轻。

  4. 注意共患病及其他行为问题

  常见共患病:约50%-70%患儿合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还可能伴有焦虑症、强迫症(OCD)、抑郁症、睡眠障碍等。共患病的存在可能提示更复杂的病情。

  行为影响:若抽动导致社交困难、学习障碍、自尊心受损或自我伤害,需特别关注。

  5. 家族史与诱发因素

  遗传倾向:部分患儿有抽动症、ADHD或强迫症家族史。

  环境因素:不良家庭环境(如过度干涉、精神压力)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尤其易发于性格内向或适应力差的儿童。

  6. 排除其他疾病

  需鉴别疾病:癫痫肌阵挛发作、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药源性抽动(如抗抑郁药副作用)等。例如:

  癫痫:抽动在睡眠中消失,脑电图(EEG)异常。

  舞蹈症:动作更连续、无规律,且常伴风湿热病史。

  7. 就医与专业评估

  临床诊断:医生通过详细病史采集、观察症状及心理评估进行诊断,可能使用耶鲁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量化症状。

  辅助检查:脑电图、神经影像学或血液检查用于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8. 早期干预与观察

  轻度抽动:若症状轻微且未影响生活,可通过心理疏导、家庭支持和减少压力源进行观察。

  中重度抽动:需结合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和行为疗法(如习惯逆转训练)。

  家长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关注:提醒抽动可能加重症状,应保持平和态度。

  记录症状变化:记录抽动类型、频率、触发因素及持续时间,为医生提供参考。

  家校合作:与学校沟通以获得理解,减少患儿因抽动引发的尴尬。

  若怀疑孩子有抽动症,应尽早就医,结合专业评估与家庭观察,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减少对成长发育的长期影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责任编辑:吴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