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抢救“黄金4分钟”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王杰
为什么是抢救的黄金4分钟呢?是因为人们的脑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仅能坚持4分钟,即心脏骤停的4—6分钟之内,脑细胞就开始出现不可逆的损害,随后数分钟进入生物学死亡。所以4分钟内开展有效抢救不仅有可能挽救生命还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愈后效果。在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是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波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的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在医学上被称为猝死。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引发心脏骤停的一个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缺乏血液供应出现坏死,使得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速,以及慢性病患者的增多,高龄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了心梗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心脏就好比一个水泵,泵水的过程就是在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心脏上的冠状动脉就好比水泵上的供电线路,一旦冠状动脉出现了堵塞就好比线路出现了问题,水泵就不能正常工作了,心梗就产生了。
心肌梗死发作的时候,会出现心前区的疼痛、身体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就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昏厥、心力衰竭,导致生命受到严重威胁。那在心梗发作时,对于第一发现人,应该做什么呢?立即拨打120。据研究显示,救护车到达目的地时间为8—15分钟。在救护车到达之前,需要开展快速且有效的抢救措施。在这里就需要“第一目击者”开展急救。第一目击者不只是医护群体,还包括警察、公共场所工作人员、教师、消防员以及每一个人。对于心脏骤停患者,4分钟之内开始进行有效的抢救措施就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遗憾的是,在我国仅有74.7%的公众对急救知识有部分了解,18.3%的公众对急救知识完全不了解,其原因与急救培训存在技能标准化、急救知识普及不足等问题相关。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可以救命的急救措施。
1.心肺复苏
1.1确认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
施救者要快速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的自身和患者安全保护与防护措施。
1.2判断意识及呼吸反应
施救者用双手轻拍患者双肩,俯身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喊“你怎么了,快醒醒!”如患者无反应,可判断为无意识。检查呼吸时,患者应为仰卧位,用“听、看、感觉”进行判断,听是否有呼吸音,看胸廓是否有起伏,感觉是否有气流呼出。判断时间小于10秒钟。如果患者有呼吸,但为叹息样(深而大的呼吸),提示发生了心搏骤停。
1.3呼救
如果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叹息样呼吸),立即向周围人求助,快速拨打急救电话120.如果周围有AED,应快速取来。急救电话内容包括详细地址,患者情况及联系电话。
1.4胸外按压
在呼救的同时,应尽快开始心肺复苏,施救者置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暴露患者的胸部,将一只手掌根部紧贴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或剑突上两横指处)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指尖翘起,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至少100次/每分钟,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后再进行按压。
1.5开放气道
检查口鼻腔是否有异物,如有异物应将其取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颈椎损伤,如无损伤可采取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左手小鱼际放在患者额头按压,右手抬举下颌骨部位,使患者下颌角及耳垂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如存在颈椎损伤,采用托下颌法,在患者头部用食指和中指托起下颌角的位置,然后拇指向前推开下颌部,打开气道。
1.6人工呼吸
施救者左手小鱼际按压患者前额,用食指拇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右手握住下巴,掰开患者的嘴,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施救者深吸一口气,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向患者嘴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时间1—1.5秒,若吹气有效可以看到患者胸廓隆起,吹气后立即松患者口鼻。
除了六个基本步骤之外,徒手心肺复苏还需要注意按压吸呼比。
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连续做五组,再次评估患者的呼吸和意识。如果患者意识呼吸恢复,抢救结束,停止按压,使患者头偏向一侧。若未恢复,应继续上述五个循环,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和设备的到来。
2.AED
若有AED(除颤仪)应立即进行电除颤。
按照电极片上的图示,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的左下方和右上方(右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告知周围人离开不要接触患者,等待除颤仪分析心律,待指示后充电,再次确认所有人离开后,按“电击”按钮除颤。除颤后应立即给予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每五个循环,再次除颤。
在我国每分钟都有1人因为心脏骤停而死亡,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主要手段,把握住心脏骤停内的4分钟抢救黄金时间,患者的生存率可达到49%—75%,而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就会下降7%—10%。如果大家人人都能掌握心肺复苏术、AED等急救措施,危急时刻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还可以保护家人和朋友,就能够实现“人人救我、我救人人”。减少悲剧发生,从当下开始,大家一起学习急救知识,提升急救意识,掌握急救技能,能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成为生命里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