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有标准,你达标了吗?

2024-01-08 15:08:3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    张君主管护师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健康是战胜疾患的康复剂,也是获得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要素。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无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与行为异常的情形;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即能够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主动减少问题行为和解决心理困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完善。

  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心理健康标准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迈特尔曼提出,被称为“最经典的标准”,由以下内容组成:

  1、充分的安全感。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情,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但不能发泄过分。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地满足。

  中国学者于2012年发布了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及具体评价因素,6条要点如下:

  1、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了解自己并合理地评价自己,有一定的自尊和自信,接受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自我学习,独立生活:能从经验中学习、成长并学以致用,能够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事务。

  3、情绪稳定,有安全感:能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基本保持情绪稳定,积极正向情绪是主导,对人身安全和生活稳定有基本的安全感。

  4、人际关系和谐良好:具有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保持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在关系互动中体验到正常的情绪状态和满足感,能够接纳他人以及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

  5、角色功能协调统一:心理和行为表现,能够符合社会规范、角色要求、所处环境、年龄特征和个人现实需要。

  6、适应环境,应对挫折:不回避现实环境接触,能积极面对、接纳和应对现实,能积极面对和处理困难、挫折。

  总结起来,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大致体现在3个方面:

  1、自我和谐:自我意识、生活和学习能力、情绪健康;

  2、人际和谐:人际关系和谐良好;

  3、社会心理和谐:角色功能,社会适应。

  以上提到的判断「标准」,可以用来作为参考,也可以当作是提升自己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向。在实际操作中,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还需结合所处的环境、背景、年龄、时代等因素来综合评估,并不是单纯依据「标准」。如果自我测评的结果让你感到疑惑,那不妨到医院的心理咨询室进行专业评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健康生活每一天!

责任编辑:吴英兰
新闻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生活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