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院器官移植科首次完成一次住院期间行两次肝移植手术治疗

2023-10-26 13:57:3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器官移植科院内首次完成一次住院期间行两次肝移植手术治疗。经多学科共同努力协作,手术顺利实施。

  患者女性,于2年前出现上腹部的腹胀不适,来齐鲁医院肝病科、消化科就诊,考虑为肝硬化、腹水,肝硬化原因不明确,1年前患者出现呕血、黑便,考虑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在齐鲁医院消化科行食管胃底静脉套扎术、胃底曲张静脉硬化术。入院2月前,患者出现胸闷、憋喘、腹胀症状,伴有皮肤巩膜黄染,患者无法忍受痛苦,再次来到齐鲁医院就诊。经过相关诊治,来到器官移植科门诊,靳斌主任医师将患者收入院。患者入院前饮食较差,睡眠较差,声音嘶哑,体重减轻约5KG。患者有骨髓增殖性肿瘤病史7年余,一直未行治疗,入院后请血液科、肝病科等相关科室会诊,排除手术禁忌,并反复多次向患者家属详细讲明病情及治疗方案,患者有明显的胸闷、憋喘、腹胀,并且患者的面容充满痛苦,入院后强化CT显示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班右肺全肺不张、左肺部分膨胀不全,左肺炎症,肝硬化、巨脾、门脉高压,腹水,入院后第2天行双侧胸腔穿刺引流,引流出淡黄色胸水,给予保肝、补蛋白、利尿等积极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但是只有等到合适的肝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病痛。经过积极协调,1月余后患者终于等到了匹配的肝源,截至手术前,患者双侧胸腔引流共引出胸水约59850ml,营养状态较差,病情较重,经过器官移植科科内讨论,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并且与患者丈夫积极沟通后,与重症医学科(ICU)联系,术后在ICU继续治疗,经过严密积极的准备,行肝移植手术治疗。

  手术由靳斌主任医师、朱民主任医师、杜刚主治医师、徐倩倩主治医师、刘泽阳主治医师、王亚栋医师、刘凤悦医师、张赛医师完成,在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实施。术中患者肝脏呈明显结节性肝硬化表现,体积缩小,肝血管质量较差,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充满灰白色栓子,出现门静脉闭塞,术中探查无法行门静脉之间的端端吻合,根据术中情况,决定行供体门静脉与受体脾静脉的端侧吻合。

  手术中尽可能仔细结扎血管,减少出血,手术组医师切除病肝后,依次吻合下腔静脉、门静脉(供体门静脉与受体脾静脉吻合)、肝动脉、胆管,在手术组医师的精密配合下,门静脉吻合完成后,可见肝脏迅速变成鲜红色,肝动脉吻合完成后,可见肝动脉搏动良好。由于患者病情较重,术后转入ICU治疗。术后第1天行床旁超声,此时出现了新的病情变化,超声显示患者肝动脉显影不佳,行腹部强化CT考虑肝总动脉闭塞。如不能保持肝动脉的通畅,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脓肿、感染、肝衰竭的情况,患者病情紧迫,科室内讨论后,决定急症再次手术,将肝动脉重新吻合。在手术室、麻醉科的通力配合下,当天急症行手术探查,术中考虑受体肝动脉夹层导致肝动脉闭塞,修剪至正常肝动脉内外膜处,重新行肝动脉的重建,开放血流后,见吻合口通畅,搏动良好,同时为预防胆道并发症,胆道放置T型管引流,术后患者转入ICU治疗。术后第3天拔除气管插管,第4天回器官移植科继续治疗。术后患者肝功能呈现波浪式改变,肝功能等指标降低后再次出现升高,积极给予相应治疗,并组织多学科会诊,但是患者肝功能的恢复仍不理想,经过科室讨论后,考虑肝移植术后肝功能不全,与患者家属反复沟通病情,常规治疗方式难以从根本上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功能不全,建议再次行肝移植手术治疗。

  在等待肝源的过程中,科室内医护人员也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安慰,并力所能及地给予各种照顾。幸运的是,患者等到了肝源,在得知幸运地匹配到肝脏后,患者的眼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希望。但患者病情重,短期之内行过2次手术,身体条件差,手术风险大,经过科室医师仔细病情分析和反复讨论,认为肝移植是患者目前唯一的希望。靳斌提出,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即使再困难,只要患者满足手术的指征,就应该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经过与患者家属详细沟通后,患者家属积极同意再次手术,经过谨慎的术前准备,决定再次行肝移植手术。

  患者短期内再次行手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腹腔粘连严重,仔细游离粘连,注意保护脏器,将原移植肝脏切除,重新完成各种血管、胆管的吻合。在靳斌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加强治疗,患者术后胆红素等指标逐渐降低,肝功能逐渐好转,并且患者在其丈夫的搀扶下逐渐下床活动。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定期到门诊复查。

  本病例的治疗成功,体现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处理疑难危重病例方面的高超的技术水平,体现了要打造器官移植方面的战略平台高地的坚强实力。今后,器官移植科将一如既往,共同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健康。

责任编辑:吴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