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关注胆石症,远离胆石困扰

2023-08-10 17:10:1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姓名:姜文营 

  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专业方向:普通外科

  目前职称:主治医师

  胆石症系胆道系统结石形成及其所引发的感染、狭窄、梗阻等疾病,可以引发腹痛、发热、黄疸等临床症状。近年随着我国代谢综合征病人和肥胖人群不断增多,胆石症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同时,胆石症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常见急腹症,可诱发急慢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癌、胆管癌等疾病,欧美国家胆囊结石发病率为10%~20%。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已达10%,胆石病约占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的11.5%,肝外胆系结石包括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

2

  (1)胆石形成原因:

  胆囊结石的形成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涉及多因素、多环节、多步骤,胆石成分包括胆红素、胆固醇、胆汁酸和钙等无机元素,主要类型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及混合型结石。胆固醇比例失衡是胆固醇结石主要形成因素,如果胆固醇含量增多,而胆盐和卵磷脂的含量减少,胆固醇在胆汁中过饱和致其相互聚集而析出。胆色素结石形成与胆道内细菌、寄生虫感染相关,胆汁中游离胆红素与胆汁中的无机钙结合,生成溶解度较小的胆红素钙 。混合型结石的发生则系两种原因并存。胆石的发生系全身因素的局部表现,遗传、家族史、饮食结构、个人生活习惯、药物等均与其发生相关。结石的形成与进展常伴有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及代谢综合征等。

图44-4-2

  胆总管结石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其相关的因素有年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道蛔虫、胆道感染、oddi括约肌、甲胃肠功能紊乱、状腺功能减退、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等。其又可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因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等原因导致胆总管内形成的结石。其结石外观多呈棕黑色、质软、易碎、形状各异、大小及数目不一,多为胆红素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结石是胆囊内经胆囊管到胆总管内的结石,常常诱发急性胰腺炎。其结石大小、形状、 性状基本上与其胆囊内的结石相同或相似,数量多少不一, 可为单发或多发,多为胆固醇结石。

  (2)胆石症的治疗:胆石症的治疗主要以微创手术治疗为主。

  1.胆囊结石

  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自从1987年Mouret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后,胆结石的治疗真正步入了微创时代。胆囊切除已成为有症状和(或)并发症胆囊结石患者的首选方法。

  ②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保胆取石术在肝胆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目前仍尚未达成共识。有专家认为对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行CGPC(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在保留胆囊功能的前提下,即可治愈胆囊结石,显著减少日后胆囊急性炎症发作及胆囊癌的风险,又避免了胆囊切除术的多种近远期并发症。而且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大多胆囊炎症轻微,胆囊功能良好,适合行CGPC。

  2.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①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LC+LCBDE):是开腹手术方式的直接延续,适应范围较广,结石残余以及复发较少。目前已证实应用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 有效的。但是术后较开腹手术留置T管时间延长,至少需要留置6-8周,因为腹腔镜较开腹对腹腔干扰少,术后T管窦道形成时间也相对较长。

  ② 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探查(LC+LTCBDE):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胆囊管这一自然腔道将胆总管结石取出,无须切开胆总管,术后恢复过程与单纯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同,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无须留置T管、费用低等优点,更能体现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微创”理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恢复过程等同于LC,避免术后胆管狭窄的风险,不用带T管,患者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长期留置T管给患者带来的生活不便。此种手术方式适应症是:胆囊管情况合适(如胆囊管通畅、直径大于3mm、汇入胆总管的右侧和无明显扭曲等);结石直径小于8mm;结石数目少于5个;结石位于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开口的下端。 

  ③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总管探查(LC+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该方法是胆总管内结石取净后一期行胆总管缝合术,但是该方法其需要胆管下端通畅,结石取尽,胆管扩张到一定程度;有研究指出LC+LCBDE 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是:胆总管内结石已取净;胆总管直径≥0.8cm;胆总管壁无明显的急性炎性水肿改变;胆道镜观察到十二指肠乳头开闭良好、 远端通畅者。

  (3)胆石症的预防

  多项研究证明糖尿病会增加胆石症的发生风险。在血脂正常但体重指数(BMI) 过高的男性人群中,糖尿病是新发胆石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空腹血糖水平,能降低胆石症的发病率。脂肪肝是中国人群中胆结石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对于年龄<50岁的人群。脂质代谢异常也是胆石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升高均会增加胆石症的发病风险。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是新发胆石症的独立保护因素,胆石症发病风险随着HDL-C的升高而降低。饮食不当可能是胆结石疾病可预防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食用水果蔬菜能够降低胆结石疾病的风险。剂量-反应相关性表明,每天水果蔬菜摄入量每增加200 g,胆结石的风险可降低3%~4%。

  (4)总结

  总的说来,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式各有优点, 针对不同病例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姜文营)

责任编辑:吴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