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开展关爱自闭症儿童系列公益活动
据数据显示,中国自闭症发病率为0.7%,14岁以下的自闭症儿童约有200多万,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类残疾首位。2023年4月2日,是第16个世界自闭症日。
为践行公益,共同关注自闭症儿童健康成长,让“来自星星的孩子”得到有效治疗,实现人生蜕变,由济南市红十字会佑爱基金发起、济南童康儿童医院主办的“点亮星空——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行动”正式启动。来自京鲁两地的多位儿童自闭症诊疗领域国内权威专家为自闭症儿童进行了多对一联合会诊,并通过开展自闭症儿童援助筛查、免费康复课程、公益科普讲座等形式,帮助孤独症儿童实现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让孤独症儿童家庭重拾生活信心,推进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
北京儿童医院郑华教授为家长讲授自闭症健康知识
面对星星宝贝,需要家长长久的坚持和努力,很多家庭一路走来历经艰辛,但从未放弃,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疾病相关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活动现场,儿科知名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郑华教授做了专业的自闭症科普讲解,帮助家长了解自闭症的发病特点、科学干预方法及日常注意事项等,将最有用的指导给到还在迷茫中的家长朋友。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即自闭症,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功能而引致的终身发展障碍,症状在三岁前出现,患者多为儿童。自闭症儿童大多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一般在两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出现语言倒退的情况,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减少,甚至出现完全丧失的情况,另外,患儿与别人的目光无法对视,缺乏对父母拥抱爱抚的期待,无法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也无法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
今年3岁,家住枣庄的轩轩(化名)从小和其他小朋友不太一样,他不爱说话,只会简单的说几个词语,父母喊他的名字也没有反应,就连简单的指令都不能理解,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有人抱他的时候,也没有眼神交流,在与轩轩妈妈谈话中,会诊专家、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刘士东主任详细了解到轩轩的病情,并给孩子做了针对性的检查: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注意力测定、感觉统合功能评定、言语评估等检查,通过最先进的近红外脑神经功能检测,对孩子大脑功能了进行全面检测,靶向锁定病灶,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最终确诊了轩轩为自闭症并为其制定了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案,帮助轩轩最大限度恢复健康、回归到正常学习生活中去。
“早期发现、科学干预并配合家庭训练,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能够帮助患儿尽可能地恢复语言、行为、学习能力,”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刘士东主任介绍,特别是在孩子3岁以前积极干预,部分有孤独症倾向的孩子是可以正常地学习、生活、工作的。因此,作为家长早期正确认识自闭症、积极应对疾病十分重要,以免错过康复黄金期。
家长如何早期识别自闭症儿童?刘士东主任介绍,家长可以从5个方面来早期判断:
1、不看:与人没有目光注视或目光注视较少;目光空洞、飘忽,注意力涣散。
2、不指:需要时拉大人手过去,不用手指物。
3、不应:叫名字没有反应或反应很少,好像“听不见”,缺乏社会性微笑,喜欢自己玩。
4、不语:语言落后或退步。对语言指令没有反应;近2岁仍无语言出现;或者有语言,但是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异常;或者前面有语言,后来慢慢不会说等。
5、不当:睡眠困难,很多刻板重复的怪异行为,如重复蹦跳、拍手等;兴趣范围狭窄,只喜欢摆弄某一种或几种物品。
3月1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与往年相比,今年两会孤独症相关提案数量更多,涉及范围更广,涉及自闭症(孤独症)的提案,涉及范围贯穿了“全生命周期”。多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针对孤独症家庭的迫切需求发声,内容包含:早期筛查、诊疗康复、融合教育、罕见病救助等。孤独症康复的最终目标是融入社会、独立生活,这需要专业医疗机构、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可以看到,已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在持续为特殊群体发声,国家也在关注着孤独症群体。每颗星星都有发光的权利,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孤独症儿童会迎来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