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编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医学系列教材”举行新书发布会

2023-03-02 18:00:3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2日讯 2月25日下午,齐鲁医院主编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医学系列教材”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山东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王贻社为发布会致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教材总主编陈玉国教授,教育处处长、《临床研究规范》分册主编吕明教授视频出席会议并作专题讲话。《人工智能与肿瘤》分册第二主编、齐鲁医院肿瘤放疗科副主任王建波教授,《人工智能与急危重症抢救》分册编委、齐鲁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边圆副教授出席现场访谈与提问环节。发布会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医学分社社长徐翔主持。

IMG_256

IMG_257

  陈玉国在讲话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谋划,赋予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新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明确了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这一基本原则,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促进基础与临床融通整合,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作为医工高度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智能医学工程专业面临本科教材缺乏的实际困难。在此背景下,齐鲁医院作为牵头单位,与山东大学出版社合作,联合山东大学控制学院和基础医学院等单位,率先编写了全国首套“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医学系列教材”。本套教材的编写顺应人工智能与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学科交叉横向整合,基础临床纵向贯通,实时引入医工交叉的前沿学术进展,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包括抗疫精神、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科学批判精神等。陈玉国表示,希望借助此套教材,为全国设立医工交叉专业的院校提供科学的指导、明晰学科建设的方向,进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培养兼具现代医学视野、人工智能思维、强大创新潜力的“医学+X”高端复合型人才。

IMG_258

  王贻社表示,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到来,医工融合必然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医学系列教材”作为全国首套为医工融合专业量身定制的医学模块教学本科教材,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徐翔介绍了本套教材的总体特点与各分册主编。“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医学系列教材”共计包括14部分册,由2部基础医学教材及2部相应的实验教材、10部临床医学教材组成。4部基础医学分册包括细胞生物信息学、人体解剖与系统生理工程学,以及相应的实验指导。10部临床医学分册由齐鲁医院教学团队主编,涵盖急危重症抢救、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肿瘤、运动骨骼与康复治疗技术、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内分泌系统、呼吸与感染免疫系统、临床研究规范等领域。本套教材具备针对性强、主创阵容强大、编写形式新颖、实用性强、覆盖面广等鲜明特色。

IMG_259

  吕明介绍了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的齐鲁方案。吕明指出,智能医学工程其强烈的专业特色即为医工充分融合,基于人工智能方法解决临床医学问题。自2021年起,齐鲁医院主体承担山东大学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医学模块教学任务,与教材编写同步开展其医学模块的整合式课程建设。在顶层设计中,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依托齐鲁医院优势学科,着力提升课程高阶性与创新性,增加挑战度,实现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建设过程中,联合构建了跨学科、跨学院、强交叉的教学团队,实现医教研协同,并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目前齐鲁医院已新建包括《急危重症抢救》《临床研究规范》等9门课程,并于2022年秋季学期首次开展了智医专业的临床实践教学,整个培养过程始终秉持“医学牵引、工科支撑、转化创新、临床示范”理念,采取高起点、深融合、强特色、国际化人才培育模式。

IMG_260

  现场访谈环节,边圆围绕本套教材如何实现医科与工科“碰撞”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展开讲述;随后,针对临床分册中以案例教学形式介绍各系统常见病这一亮点,讲解了本套教材的案例选取标准,介绍了每个案例均由“案例导入”“案例解析”和“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展望”三部分组成,有利于实现翻转课堂等现代授课模式。王建波结合肿瘤分册编写经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代表性应用进展,并结合省级零磁医学重点实验室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培训基地落户齐鲁医院等“医学+X”建设成果,讲述了医院的科研反哺教学探索路径。

  最后的问答环节,参会专家、读者与媒体对本套教材的优势、教材适用人群、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提问。

  本套教材一经推出,将首先在山东大学应用,以此影响和带动在全省高校的推广,并逐步辐射全国。齐鲁医院将持续优化,开拓创新,与各单位在医工交叉教学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实现协作共赢,共建共享,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培养复合型“医学+X”创新拔尖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通讯员 沙清泉 徐翔 李小诗

责任编辑:吴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