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学与泌尿生殖疾病专题研讨会举行,专家热议络病理论创新药物治疗前列腺疾病新成果
11月22日,“络病学与泌尿生殖疾病专题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大会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王树声教授、候任主委吕伯东教授担任主席,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领域专家共同参会,聚焦络病理论在泌尿生殖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及其展现出的独特优势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助力泌尿生殖疾病整体诊疗水平的提升。

络病学与泌尿生殖疾病专题研讨会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蜀武教授在会上作题为《基于络病学理论的泌尿生殖疾病诊疗实践》的报告,系统阐述了络病学理论在泌尿生殖疾病中的应用。他指出,泌尿生殖系统的微观解剖结构符合中医“络脉”网络层次和空间分布的特征,其病理变化具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特点。在前列腺疾病中,前列腺增生的络病证候类型为“络息成积”。夏荔芪胶囊是运用络病理论-气络学说指导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组方“通、补、化”相结合,对于前列腺增生,可补消兼施、标本兼治,体现出优于传统清热利湿的治法优势。

张蜀武教授在会上作报告
湖北省中医院高文喜教授在会上作题为《LUTS老问题,新治疗——前列腺疾病创新诊疗策略》的学术报告时指出,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该病常引发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外,良性前列腺增生易导致膀胱出口梗阻,进而引发逼尿肌过度活动或收缩低下等膀胱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病情。

高文喜教授在会上作报告
随后,高文喜教授详细介绍了夏荔芪胶囊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研究进展。实验研究表明,夏荔芪胶囊对于膀胱出口部分梗阻(pBOO)后的膀胱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能够延缓pBOO继发的膀胱结构、功能的进行性损伤。它能显著降低膀胱组织中IL-1β、NLRP3、Caspase-1等炎性因子表达,减轻炎症浸润和纤维化进展,改善尿动力学指标。
高文喜教授表示,临床研究同样证实了夏荔芪胶囊的确切疗效。一项纳入440例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夏荔芪能显著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提高最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缩小前列腺体积。此外,一项发表于《European Urology Open Science》(IF 4.5)的最新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夏荔芪可显著降低国际前列腺症状总评分、刺激性及梗阻性分项评分,显著提高平均尿流率,改善尿动力学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
高教授进一步指出,截至目前,夏荔芪胶囊已被列入《中成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应用指南》《泌尿生殖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慢病管理指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及健康管理指南》《中西医结合诊疗前列腺炎专家共识》等多项权威指南、共识,并入选西学中《中医泌尿男科学》教材,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优选药物。
会议还设置了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通络药物在泌尿生殖疾病诊疗中的发展前景、临床应用潜力挖掘以及科研重点方向等角度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一致认为络病理论作为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其系统构建与多学科融合将开创泌尿生殖疾病诊疗新格局。以夏荔芪为代表的中医药创新成果,不仅丰富了前列腺疾病的治疗手段,更彰显了络病理论在现代医学中的科学价值与应用前景。关于临床拓潜,专家指出,络病理论创新药物的应用不应局限于前列腺疾病,在慢性骨盆疼痛、性功能障碍等领域同样具有巨大开发价值,亟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验证其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科学依据,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