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痛风瓶颈!武汉京鄂同普医院专利方痛风排酸融石汤从根源稳尿酸融结晶

2025-11-19 16:54:0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武汉京鄂同普医院传来重磅消息——由黄川云医生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多年研发的“痛风排酸融石汤”,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746258.4)。该专利方打破传统痛风治疗“只降酸、不除根”的局限,以 “调代谢、融结晶、护脏腑”为核心,为全国 1.8亿高尿酸及痛风患者带来了标本兼治的新选择。

  痛风治疗困境凸显,传统方案难破“反弹魔咒”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我国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1.8亿,且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痛风发作时的剧烈疼痛、反复复发的特性,以及长期高尿酸引发的痛风石、肾结石、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让无数患者备受折磨。

  传统治疗中,西药降酸虽见效快,但长期服用易加重肝肾负担,且停药后尿酸反弹率高达80% 以上;单纯饮食控制或盲目节食,不仅难以坚持,还可能导致营养失衡,无法从根源解决代谢紊乱问题。如何打破“降酸 -反弹-再降酸”的恶性循环,实现尿酸稳定控制与结晶清除,成为痛风诊疗领域的核心难题。

  专利方研发落地:中医辨证+ 靶向调理,直击痛风根源

  “痛风的根源不是‘尿酸高’,而是肝肾代谢失调、脾胃运化失常,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受阻,最终形成结晶沉积。”黄川云医生作为武汉京鄂同普医院痛风诊疗学科带头人,深耕痛风诊疗领域20 余年,始终致力于中医治疗痛风的创新研究。

  基于“阴阳五行”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痛风代谢机制的认知,黄川云医生团队联合中药研发专家,历经上千次配方优化与临床验证,最终研发出“痛风排酸融石汤”。该专利方法精选傣药、虫药、动物药及道地植物药四类对症药材,采用“内服 + 外治”相结合的诊疗模式,实现“调、清、融、稳”四维调理:

  调代谢:通过健脾补肾、活血化瘀配方,修复肝肾代谢功能,重建身体自主排尿酸机制,从根源减少尿酸生成;

  清浊邪:利湿泄浊药材促进尿酸通过尿液排出,同时调节尿液pH 值,避免尿酸结晶沉积;

  融结晶:专利配方中特殊活性成分,可渗透关节腔,溶解已形成的尿酸盐结晶,对早期痛风石有明显缩小、软化效果;

  稳平衡:兼顾调理气血津液,重建机体免疫平衡,杜绝尿酸反复升高,降低痛风复发及并发症风险。

  临床疗效获验证:尿酸稳、结晶消、复发少

  自“痛风排酸融石汤”应用于临床以来,已累计帮助数千名痛风患者实现病情稳定。临床数据显示:

  85%以上患者服药1-2 个疗程后,尿酸可稳定控制在420μmol/L 以下;

  70%的早期痛风石患者,治疗3 个疗程后痛风石明显软化、缩小,关节活动恢复正常;

  停药后随访1 年,尿酸反弹率不足15%,远低于传统治疗方案。

  “之前吃西药尿酸降得快,但一停就反弹,膝盖上的痛风石越来越大,走路都费劲。”来自 咸宁市的痛风患者张先生分享道,“服用痛风排酸融石汤3 个疗程后,尿酸一直稳定在380 左右,痛风石小了很多,现在能正常爬楼梯,也不用天天忌口了。”

  专家提醒:痛风治疗需“标本兼顾”,拒绝盲目停药

  黄川云医生强调,痛风是慢性代谢性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根源、清结晶”,而非单纯追求尿酸指标下降。“很多患者尿酸正常、不疼了就擅自停药,导致结晶持续沉积,最终引发痛风石、肾损伤。”

  武汉京鄂同普医院“痛风排酸融石汤”的研发,正是针对这一临床痛点,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让患者在无需长期依赖药物的情况下,实现代谢功能修复与结晶清除。目前,该专利方已纳入医院痛风规范化治疗体系,结合肌骨超声精准评估、个性化饮食运动指导,为患者提供“诊断 -治疗-康复”全流程服务。

  未来,武汉京鄂同普医院将持续推进中医创新与临床转化,让“痛风排酸融石汤”这一专利成果惠及更多痛风患者,帮助大家摆脱疼痛困扰,重建健康代谢平衡。

  声明:发布该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