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防得好,幸福跑不了——津力达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41%
糖这个词乍一看就让人觉得幸福甜蜜,但当它组词成“糖尿病”时,却瞬间成为“健康公敌”、唯恐避之不及。2025年11月14 日,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以“糖尿病与幸福感”为主题,再次向全球发出警示:糖尿病不仅是代谢性疾病,更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家庭幸福与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挑战。
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全球第 11版糖尿病地图显示,全球成人中每9 个人就有 1人患有糖尿病。除了人数众多的糖尿病大军,糖尿病还有一支“后备力量”——糖尿病前期人群。据统计,我国有2.74亿的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尽早采取行动,到205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从1.48亿增至1.683亿人。在这场与疾病的博弈中,如何通过科学干预阻断糖尿病进程、提升患者幸福感,成为医学界与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糖尿病前期:幸福感的“岔路口 ”
糖尿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高危人群”,第二个阶段叫“糖尿病前期”,第三个阶段叫“糖尿病”。一般来说,糖尿病前期就是指血糖值比正常人高,但是还没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危险状态。具体来讲,也就是空腹血糖在 6.1~7.0 毫摩尔/升之间,餐后或者随机血糖在7.8~11.1 毫摩尔/升。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每天都有可能变成新的糖尿病患者,因此“糖尿病前期 ”的人群是预防糖尿病的重点人群。
联合国糖尿病日强调“幸福感”,正是呼吁医学干预从“单纯控糖 ”转向“全程健康管理”。糖尿病前期的干预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通过早期阻断疾病进程,可避免患者陷入长期治疗、并发症缠身的困境,从而维护其劳动能力、家庭关系与社会参与度,真正实现“健康即幸福”。
早期干预:“防得好 ”才能“幸福长 ”
糖尿病前期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由糖尿病前期到糖尿病还有一个过程,因此患者越早防治,会获益越大。据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只要进行适当干预,就可以显著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的患者只要能把空腹血糖降到6.1mmol/L以下,就能有效预防糖尿病以及微血管的病变;餐后糖耐量低减的患者如果能进行有效干预措施,也能将罹患糖尿病的危险降低50%,进而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才能获得长久的幸福感。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方式,目前主要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管好嘴巴,控制饮食,限制摄入的总热量和脂肪,戒烟限酒;二是加强锻炼,控制体重,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要坚持进行有氧运动;三是稳定情绪,平和心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也是糖尿病高发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学会放松和自我心理调整,避免恼怒、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遇事心态平和。
国际认可:津力达可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四成
对于那些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难以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的糖尿病前期人群,2025年1月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版)》给出“中式方案”——《指南》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糖尿病前期的治疗。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据悉,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津力达,由人参、黄精、麦冬等十余种药物组成,通过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胰岛素分泌;通过降低升血糖激素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升血糖激素与胰岛素的平衡,改善血糖波动,促进血糖达标。
为进一步评估津力达对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异常人群的干预效果,探讨其在预防糖尿病方面的作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专家团队开展了津力达对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的糖尿病预防效果的随机临床试验 。该研究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 ”的子课题,共纳入我国来自21个城市35家医院的18岁至70岁的889名成年受试者,其中885名被纳入全分析集,且均经过严格筛选确诊为糖耐量异常和腹型肥胖,并伴有至少一种其他代谢异常。
研究结果显示,津力达组受试者糖尿病发生风险显著降低了41%。此外,津力达组受试者在多项代谢指标上也显示出了积极的变化 。与安慰剂组相比,津力达组在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关键指标上均有显著改善。在血脂水平方面,津力达同样展现出了积极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组,津力达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所上升,这些变化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6月3日,该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正式发表。该杂志编辑部肯定了该研究成果在糖尿病防控领域的突破性意义。
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糖尿病与幸福感”,本质是对“健康中国 2030”战略的呼应——通过疾病预防、健康管理,让患者享有高质量的生活 。津力达在糖尿病前期的干预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它以中医药的智慧,为患者提供了一条“防得好、幸福长”的路径,让糖尿病不再成为幸福生活的“终点站”,而是健康管理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