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是小事!中医解析 “不寐” 背后的脏腑密码

2025-11-12 16:27:3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科普专家:于迎

  科普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 (二科)

  凌晨两点,窗外的城市陷入寂静,而你却睁着双眼,数着绵羊满心期待着睡意的降临,可大脑却异常清醒,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种困扰着无数现代人的失眠问题,在中医里被称为 “不寐”。别小看失眠,它可不是一件小事,背后隐藏着与脏腑密切相关的健康密码。了解这些密码,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失眠的根源,更能找到有效的调理方法,重拾香甜的睡眠。

  中医眼中的 “不寐”

  中医对 “不寐”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中医认为,正常的睡眠依赖于人体阴阳的协调、气血的顺畅以及脏腑功能的平衡。人体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各个脏腑相互协作,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当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或脏腑功能出现紊乱时,睡眠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不寐。在中医理论中,“卫气”的运行与睡眠息息相关。白天,卫气行于阳,人处于清醒状态;夜晚,卫气行于阴,人就会产生困意,进入睡眠。如果卫气运行失常,不能顺利入阴,就会导致失眠。此外,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心神是否安宁,也直接影响着睡眠质量。

  “不寐”背后的脏腑密码

  (一)心:失眠的核心脏腑

  心在睡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主血脉,藏神志,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宰。心血充足,心神得养,人才能安然入睡。当心血亏虚时,心神失养,就会出现心悸、多梦、失眠等症状。比如,一些长期劳累、思虑过度的人,容易耗伤心血,导致心血不足,从而引发失眠。此外,心火亢盛也会影响睡眠。心火扰动心神,使人烦躁不安,难以入眠,还可能伴有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状。

  (二)肝:情绪与睡眠的调节者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同时还能调节情志。当肝气郁结时,气机不畅,情绪容易抑郁、焦虑,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睡眠。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工作压力大、家庭矛盾等原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导致肝气不舒,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失眠症状。另外,肝火上炎也会导致失眠。肝火扰动心神,使人夜间烦躁,辗转难眠,还可能伴有头晕、目赤、口苦等症状。

  (三)脾胃:睡眠的物质基础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才能将食物转化为气血,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就会导致气血不足,心神失养,进而引发失眠。比如,有些人脾胃功能差,消化不好,经常腹胀、腹痛,夜间睡眠也会受到影响。此外,饮食不节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暴饮暴食、过食辛辣油腻食物,会损伤脾胃,导致胃气不和,出现失眠、胃脘胀满等症状。中医有句话叫 “胃不和则卧不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肾:睡眠的根本保障

  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精充足,脑髓得养,心神才能安宁。如果肾精亏虚,就会导致脑髓失养,出现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老年人由于肾精逐渐亏虚,常常会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问题。此外,肾阴肾阳的平衡也对睡眠至关重要。肾阴虚时,虚火上扰心神,会导致失眠;肾阳虚时,阳气不能温养心神,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不同脏腑失调导致的失眠表现及调理方法

  (一)心脾两虚型失眠

  表现: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调理方法: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可以服用归脾汤进行调理,也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养心作用的食物,如桂圆、红枣、莲子、山药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睡眠。

  (二)肝郁化火型失眠

  表现: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调理方法:以疏肝泻火、镇心安神为主。可以服用龙胆泻肝汤进行调理。在生活中,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生气、焦虑。还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如散步、瑜伽等。此外,按摩太冲穴、行间穴等肝经穴位,也有助于疏肝理气,改善睡眠。

  (三)阴虚火旺型失眠

  表现: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

  调理方法: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主。可以服用天王补心丹或知柏地黄丸进行调理。饮食上,可以多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黑芝麻等。同时,要注意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可以用温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

  (四)痰热内扰型失眠

  表现: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调理方法:以清热化痰、和中安神为主。可以服用黄连温胆汤进行调理。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甘甜的食物,以免助湿生痰。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清热化痰作用的食物,如冬瓜、丝瓜、荸荠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促进体内痰湿的排出,改善睡眠。

  预防失眠,从调理脏腑开始

  想要预防失眠,保持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是关键。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其次,要注意饮食调理,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避免暴饮暴食和食用刺激性食物。再次,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旅游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最后,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失眠看似只是睡眠问题,实则与脏腑功能紧密相连。通过了解 “不寐”背后的脏腑密码,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失眠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调理方法。无论是调整生活习惯,还是运用中医调理手段,都是为了让脏腑功能恢复平衡,重新拥有香甜的睡眠。如果你正被失眠困扰,不妨从调理脏腑入手,相信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