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廷毅教授开启科普大讲堂:推行肿瘤治疗模式的重大变革

2025-11-07 16:44:3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0月29日,夏廷毅教授携“肿瘤防治的关键与放射外科新论述”,奔赴重庆武隆职业教育中心,开启科普讲座。400多双眼睛聚焦讲台,聆听这位放疗大家论述肿瘤防治的“真知灼见”。

  早筛防癌的成本最低

  “肿瘤是可以早期发现的!早期肿瘤是可以根治的!”夏廷毅教授的开场白如惊雷划破长空。

  面对现场听众,他既直面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的病人近500万、5年生存率仅40%左右的严峻形势,又坚定传递“不必谈癌色变”的浅显道理。

  癌症可治,关键在“早”!夏廷毅教授“早筛前移,覆盖全民”的核心主张,犹如清晨海岸线的第一抹朝阳,瞬间让“赶海人”看到方向。

  他强调,“肿瘤发现早,不仅治愈率高,治疗成本低,患者和家庭承受的痛苦也更少。”

  他从科学的角度指出:“一个癌细胞从突变长至1厘米,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这为早期发现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他进一步强调,“在更年轻的人群和更广泛地区的高危群体中启动肿瘤早筛,是早发现癌症最有效的方法!”“每个人履行定期早筛义务,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国家减负!”

  无创治癌是革新方法

  “放疗,是以聚焦放射核能摧毁癌细胞的先进技术;是规避手术创伤的创新方案。”这番并非“一鲸落万物生”的哲思科普,却深深叩击着每位听众的心。原来,这才是夏廷毅教授下基层开讲的用意和真谛。

  “放疗历经百多年艰难卓绝的发展,从‘常规放疗’到‘精准放疗’再到‘放射外科’,如同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今天‘强起来’的历程!”夏廷毅教授以国家发展比喻放疗进步,让复杂的医学演进变得生动可及。

  他旗帜鲜明地指出:“放射外科是医疗核能的新质力量,是高质量诊疗的创新方案——可根治多种颅内肿瘤以及肺癌、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肾癌等实质器官肿瘤,同时规避有创手术的风险。”

  全场掌声雷动。听众惊叹:“放射外科如此神奇,我们却全然不知。”

  无创治癌,利器在“箭”!当夏廷毅教授进一步强调“放射外科无需开刀、麻醉,无出血和感染风险,不直接损毁器官,并能激活免疫细胞清剿残余癌细胞”时,会场再次沸腾!

  “我们要传播,要让更多人知道:放射外科是放疗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精准放疗的特殊形式,是肿瘤治疗的更优选择。”

  他坚定而温暖的声音,道出了患者对技术革新的深切期盼:“我们追求的,是拒绝额外风险,拒绝血肉模糊,拒绝器官缺失,更拒绝只有生命而没有质量的存活。”

  这不仅是对放疗技术的礼赞,更是对人类命运的郑重承诺!放射外科作为人类治瘤的时代福音,深深烙印在全场听众心上。

  革新模式获丰硕成果

  疗效说话,数据为“证”。夏廷毅教授展示临床成果时,会场又一次沸腾。

  “双肾同时患癌的病人,经放射外科无创根治,肾脏完好,肾功能保存,至今健康生活已8年!”

  “9厘米的局部晚期肾癌,无法手术,接受放射外科治疗后,高质量生存已18年!”

  每个案例都引来惊叹与掌声。

  更令人振奋的是,我国放射外科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实现3年生存率91%、5年生存率60%的“中国模式”;在局限性胰腺癌治疗方面,患者2年生存率达到46.7%,比国际顶刊《JAMA Oncology》2025年发表的2年生存率43.6%的结果早了近20年。

  一位老师激动地说:“原来放射外科如此先进,我国技术更胜一筹!今后一定要告诉身边人,治癌早已有不开刀的新模式。”

  科技革命为普惠于民

  “放射外科优势明显,为何未能普及?”一个老师的尖锐提问,瞬间让全场静默。

  只有认知觉醒,才会有真正的民众普惠!夏廷毅教授铿锵以“马克思主义也尚未全球普及”为例,委婉指出放射外科未能成为主流,是认知、历史、技术等多重且复杂的因素导致。

  他强调,必须掀起一场“彻底的”启蒙教育和技术唤醒的科技革命!

  一是革肿瘤治疗落后认知的命:改变盲从的“羊群效应”,推动全民启蒙教育;

  二是革肿瘤治疗过时规定的命:修正“无病理不放疗”等陈旧条款;

  三是革手术指南误导选择的命:正视手术局限,告知可能的风险和别的选项,提供患者科学选择治疗手段的公平机会;

  四是革放疗人自身不作为的命:要坚持科学真理大胆创新,掌握先进技术敢为病人“亮箭”;坚定放疗人的“三个自信”,勇担时代重任。

  他的每一个观点都如同惊雷,在校园中激起壮阔波澜。

  为何顶尖专家要进校园、下基层,不辞辛劳到群众中开展科普教育?在夏廷毅教授看来,真正的医疗革命,必须觉醒每一个人的认知。

  当他从成都飞赴北京辗转重庆,跨越7000里站在武隆的公益讲台,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大医,更是一个时代的唤醒者。

  “我不能让病人因信息不对称而丧命,更不能让科技因沉默而被埋没。先进技术必须被民众了解与需要,才能迸发不可抗拒能量推动科技和时代进步!”

  放射外科不仅仅是技术革新,更是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态度——它代表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传统的超越和对未来的坚信!(黄云子 刘超 李丹丹 金世彬)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