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市医院临床心理门诊专业守护心灵健康

2025-08-09 17:28:4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据统计,我国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但许多人因缺乏专业帮助或对心理问题认识不足而延误治疗。为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设立临床心理门诊,由经验丰富的心理专家团队坐诊,提供科学、系统的心理评估、咨询与治疗服务。市民如有情绪困扰、压力过大或心理不适,可拨打预约咨询,让专业力量为您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文章插图-粤JS2025070201-04-紫-800x800-周c.jpg

  心理健康现状:不容忽视的“隐形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5亿人受抑郁症困扰,而焦虑症患者人数更是高达2.64亿[3]。在中国,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严峻,《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指出,约16.6%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青少年、职场人士、孕产妇等群体尤为突出[4]

  然而,由于社会对心理问题的认知不足,许多人仍将情绪低落、焦虑失眠视为"矫情"或"性格问题",未能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导致症状加重,甚至影响工作、家庭和生活质量。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临床心理门诊的设立,正是为了填补这一需求缺口,帮助市民科学应对心理困扰。

  专业团队+科学诊疗,提供个性化心理服务

  1. 专业专家团队,提供科学评估

  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临床心理门诊汇聚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精神心理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他们具备扎实的医学背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问题提供科学评估和个性化干预方案。

  2. 先进诊疗技术,科学干预心理问题

  门诊采用国际通用的心理量表评估、认知行为疗法(CBT)、正念疗法、沙盘治疗、催眠疗法等科学手段[6],结合药物治疗,帮助患者解决焦虑、抑郁、强迫症、失眠等问题[7]

  3. 特色服务:关注青少年与职场人群

  青少年心理辅导:针对厌学、网络成瘾、考试焦虑、亲子冲突等问题,提供专业心理疏导和家庭治疗[8]

  职场心理调适:帮助高压行业从业者缓解职业倦怠、社交恐惧、职业规划迷茫等问题。

  婚姻家庭咨询:改善夫妻关系、亲子沟通,促进家庭和谐。

  如果您或家人朋友正面临以下问题:

  ✅ 长期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 焦虑、易怒、难以放松

  ✅ 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

  ✅ 人际关系紧张,社交恐惧

  ✅ 青少年厌学、沉迷网络

  ✅ 产后抑郁、更年期情绪波动

  请及时拨打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临床心理门诊咨询热线,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科学、温暖的帮助。

  心理健康小贴士:如何自我调节情绪?

  保持规律作息:睡眠不足会加剧情绪波动,尽量保证7-8小时睡眠。

  适度运动:跑步、瑜伽、冥想等有助于释放压力,提升愉悦感。

  学会倾诉:与亲友沟通,或通过写日记、绘画等方式表达情绪。

  减少信息过载:避免长时间刷手机,适当远离负面新闻。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心理问题如同感冒,早干预才能更快康复。

  心理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临床心理门诊致力于为市民提供专业、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经历心理困扰,请记住: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表现,让专业团队为您点亮心灵的明灯。

  [就诊须知]

  1、医院就诊患者比较多,请您提前挂号预约;

  2、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新市新街79号之一、之二;

  3、坐诊时间:8:00-17:00(节假日不休);

  4、关注公众号【广州新市医院-临床心理门诊】]进行线上预约。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Mental health and COVID-19: Early ﻪevidence of the pandemics impact.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 中国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4] WHO. (2022). 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Global Health ﻪEstimates.

  [5]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21).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6]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2). Evidence-based Psychological ﻪInterventions.

  [7]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 (2021). 抑郁症诊疗指南.

  [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2022). 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研究报告.

  声明:发布该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