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肠息肉怎么办?别慌!昆明东大肛肠医院给你一份有效应对指南
近年来,公众对于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肠镜检查已成为众多人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在此背景下,肠息肉在检查报告中的出现频率愈发增高。需明确的是,肠息肉与大肠癌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约 80%至 95%的大肠癌均由肠息肉演变而来。因此,有必要对肠息肉进行深入了解。
何为肠息肉?
昆明东大肛肠医院消化科李主任介绍,肠息肉,顾名思义,是肠道黏膜表面增生的异常组织。其可生长于小肠,亦可生长于结直肠,可能为单发,亦可能为多发。尽管肠息肉与大肠癌关系密切,但不必过度惊慌。因从微小的肠息肉发展为大肠癌,需经历漫长的过程,约 5 至 15 年。只要能够及时察觉,并予以切除,便可阻止其癌变。
如何发现肠息肉?
昆明东大肛肠医院消化科李主任表示,肠息肉通常隐匿较深,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通过抽血化验、超声、下消化道造影、CT 等检查方式,通常难以及时发现。不过,仍有有效手段及时将其揪出,即结肠镜检查。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几乎所有的肠息肉均通过结肠镜检查得以发现,故结肠镜检查堪称筛查肠息肉的金标准。建议 50 岁以上人群都进行一次肠镜检查,而对于高危人群,应40 岁便应开始进行肠镜检查。
那么,何为高危人群?例如,具有长期炎性肠病史者;长期存在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史者;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后者、患有胆道疾病、糖尿病者;具有下腹部放疗史者;有结直肠腺瘤病史者;家庭中有消化道肿瘤患者;以及居住于消化道肿瘤高发地区者。
发现了肠息肉该怎么办?
昆明东大肛肠医院消化科李主任指出,首先患者不要惊慌,因为并非所有肠息肉皆会发生癌变。在临床上,肠息肉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等几种类型。其中,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均属于非肿瘤性息肉,通常其癌变的概率相对较低。然而,腺瘤性息肉则属于肿瘤性息肉,癌变概率较高,必须予以紧急处理。但需注意,即便为非肿瘤性息肉,一旦其体积过大,亦存在恶变的可能性,故而定期复查至关重要!
倘若确实到了必须进行手术切除之时,大家也切勿过度焦虑。现今,大部分肠息肉切除术均是在无痛肠镜下施行的,创口微小、痛苦轻微、恢复迅速、费用较少,预后效果亦较为理想!
最后,由昆明东大肛肠医院消化科李主任为大家提供建议:若要预防肠息肉的出现,日常生活中应做好以下的预防工作。
★ 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多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食物的摄取;
★ 加强运动锻炼,有效控制体重,谨记“管住嘴,迈开腿”;
★ 具有肠息肉或者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士,务必要尽早开展筛查。
声明:发布该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