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匠心传承——中医药传承人邵新的独创之路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药王传中医院特聘中医熬膏大师邵新主任依然践行着古法研制着中医药,邵新主任是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制剂中心主任,著名的养生专家,出身中医世家,在30多年中医工作中,将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健康理念完美融合。在她从业的这些年间,完整继承了古法膏方制作工艺,坚持熬制膏滋,同时独创了“邵氏艾灸疗法”,更对中医药膳的制作颇有心得。
古法膏滋:一勺慢火熬制的匠人智慧
紫铜锅里,当归、黄芪等药材在泉水中慢慢舒展,这是制作膏滋的第一道工序。"火候差一分,药效减三成",邵新坚持用古法柴火灶熬制,每锅膏方都要经过"三煎三滤"、长达72小时的不间断熬炼。
在工业化生产的今天,邵新仍恪守三个原则:道地药材(必选甘肃省岷县当归、宁夏中宁枸杞)、古法工艺(拒绝添加剂,以蜂蜜收膏)、辨证施膏(根据顾客体质调整配方)。她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真正地道有效的膏滋。
“制膏如做人,急不得,快不来。”邵新说。在邵新看来,古法膏滋不仅是养生佳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每一勺浓稠的膏体里,都凝结着中医药"治未病"的智慧,以及匠人精神的坚守。
邵氏艾灸疗法:以火为引,唤醒生命自愈力
经过十年临床摸索,她独创“温而不灼,透而不伤”的"邵氏三层灸法"将传统艾灸升级为立体疗法:底层铺陈五年陈艾绒,中层放置特制药饼(含川芎、红花等活血药材),上层覆盖透气桑皮纸。这种灸法热度渗透更深,且减缓了传统艾灸的灼痛感。类似于“中药蒸汽浴”,能够将药效直达经络深处。
一位患有膝关节炎的退休教师回忆:"在别处艾灸总是烫得受不了,邵医师的灸法温温热热,三次治疗后就能轻松上下楼梯。"更难得的是,邵新将十几年的临床经验融入传统针灸治中,将艾灸与时辰养生结合,推出"子午流注开穴灸",根据不同时辰选择相应经络穴位施灸:辰时灸足三里健脾胃,午时灸内关养心神,酉时灸肾俞补元气。
艾灸疗法在邵新的手中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邵新独创的艾灸疗法,不仅诊治着患者们的关节疼痛,更是将生命之火传递下去。
药膳研发:让良药不再苦口
“养生也能吃得好!”这是邵新挂在嘴边的话。她将药学与饮食功效相结合,研发的"二十四节气药膳"系列,既保留药材功效,又兼顾美味口感。
春季的"玫瑰茯苓糕"用茯苓粉搭配食用玫瑰,安神美容;夏季的"荷叶绿豆爽"加入淡竹叶,消暑不上火;秋冬的"黄精炖羊排"温而不燥。这些药膳都遵循"三因原则"(因时、因地、因人),比如给南方潮湿地区顾客会增加薏米等祛湿食材。
同时,对于处在学生阶段的考生,邵新还贴心推出了“桂花佛手解郁茶”,针对熬夜上班族的“明目菊花决明子茶”等一系列茶饮。很多备考的学生在饮用邵新制作的药膳茶饮之后,食欲不振、胸闷等症状缓解很多,改善了体质,学习的状态也得以调整到最佳。在邵新的药膳研制下,良药不再苦口,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身上的病痛随之消去。在她的药膳理念里,一日三餐不再只是果腹之需,而是变成了宜于身心的养生妙方。
从膏方到艾灸,从药房到厨房。邵新用自己的努力坚守与匠人精神,诠释着中医博大精深文化的同时,造福着一代又一代患者。在这条守正创新的道路上,邵新正如她精心熬制的膏方,将时光沉淀为滋养生命的精华。
声明:发布该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