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结石病专科医院:小心 盲目用药或致肾功能损伤 微创取石巧除"生姜"巨结石

2025-05-20 15:55:3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常立高团队运用纤维软性肾镜技术,又成功取出一颗6厘米长的生姜状肾结石。为这位来自乐山市的邓先生解除了长达四年的健康隐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则案例。

 偏方当良药 小结石疯狂生长

  四年前邓先生初次出现左侧腰部阵痛时,检查显示左肾仅有不足1厘米的结石。"当时医生建议观察,开了些止痛药。"邓先生回忆道。但间歇性血尿和反复发作的疼痛让他陷入焦虑,开始疯狂尝试各类溶石偏方。

  "只要听说哪种草药能治结石,我马上找来试试。"邓先生坦言四年间尝试了十几种民间药方。去年底复查时,原本的小结石已经膨胀至6×3厘米,宛如一块老姜嵌在肾脏中。更令人后怕的是,随着结石增大,疼痛症状反而消失,险些错过治疗时机。

 无创技术攻克取石难题

  面对这颗几乎填满肾盂的铸型结石,常立高主任组织多学科会诊后,决定采用纤维软性肾镜取石术。"传统开腹手术虽能一次取净,但创伤太大;经皮肾镜又需“打孔”。"常立高解释,而该技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入,配合钬激光精准碎石,既能保护肾功能又可避免体表创伤。

  术中惊喜发现结石质地松软,钬激光轻松将其分解。经过精细操作,所有碎石经尿道完整取出。术后次日邓先生即可下床活动,看着取出的"生姜"结石,他感慨道:"早该相信科学治疗!"

 无症状结石更危险

  "铸型结石堪称沉默的杀手。"常立高主任指出,这类结石与肾盂形态高度契合,虽不引发剧烈疼痛,却会持续磨损肾脏。数据显示,约30%的尿毒症患者因忽视无症状结石导致肾功能衰竭。

  针对邓先生"结石不痛反愈"的困惑,专家解释:小结石活动时引发绞痛实为预警信号,当结石固定生长后症状消失,反而更危险。临床上约40%的铸型结石患者就诊时已出现肾功能损伤。

  科学防治是关键

  常立高主任强调,小于0.6厘米的结石确有自然排出可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盲目服用偏方可能延误病情,像邓先生这样长期服用不明成分药物,不仅加速结石生长,更可能造成药物性肾损伤。

  对于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每年至少一次泌尿系B超检查,特别是曾患结石或有家族史者更需加强监测。

  而科学预防结石需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量,合理控制高草酸、高嘌呤饮食,适度运动有助微小结石排出。对于已形成的结石,现代医学拥有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软镜等多种微创技术,患者切忌因恐惧手术延误治疗良机。

  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在常立高教授、孙剑鸿主任的带领下,以“双镜”微创技术为核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泌尿疾病诊疗品牌。科室创新应用纤维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输尿管硬镜等先进设备,形成软硬镜联合碎石体系,实现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及膀胱结石的精准微创治疗,结石清除率居省内前列。

  同时,作为四川首批开展“Rezūm瑞梦”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技术的医疗机构,在前列腺增生、泌尿系肿瘤及先天性尿路畸形等复杂疾病的微创治疗领域优势显著,年完成泌尿系微创手术超4000例,微创技术覆盖率高达98%。

  声明:发布该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