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妙法,预防秋燥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人体容易受到燥邪的侵袭。中医认为,燥邪具有干燥、易伤津液的特点。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可导致肺失宣降,出现干咳少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因此,预防秋燥,首先要从养肺入手。
在饮食方面,秋季应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梨,无疑是秋季的明星水果。其味甘、微酸,性凉,具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生吃,也可以榨汁饮用,或者炖煮成梨汤,润肺效果更佳。银耳,素有“菌中之冠”的美誉,富含胶质,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银耳羹是秋季餐桌上的常客,可与红枣、莲子、百合等搭配,不仅口感软糯,而且营养丰富。百合,性微寒,味甘,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煲汤、煮粥,为秋季增添一份滋润。
同时,要注意减少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秋燥症状。
起居方面,秋季应顺应天时,早睡早起。早睡可以使人体阳气得以收敛,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秋季气候宜人,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在大风、干燥的天气中长时间暴露,以免感受燥邪。
情志调节在预防秋燥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秋季万物凋零,容易使人产生悲伤、抑郁的情绪。中医认为,悲则气消,过度悲伤会损伤肺气。因此,在秋季要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欣赏音乐、阅读书籍、与朋友交流等方式调节情绪,以利于肺气的宣发和肃降。
中医还有一些传统的养生方法可以预防秋燥。艾灸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手段,艾灸肺俞、太渊等穴位,可以起到补益肺气、润燥止咳的作用。按摩迎香穴、涌泉穴可以通利鼻窍、生津补肾。此外,还可以饮用一些具有润燥功效的中药茶饮,如麦冬茶、菊花茶、桑叶茶等。这些中药茶饮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喜好选择饮用。
总之,秋燥虽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但只要充分运用中医的智慧,从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加以调节,采用艾灸、按摩、中药茶饮等养生方法,就能够有效地预防秋燥,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保持健康与活力。(浙江省云和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徐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