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新神外尖端技术 揭秘神经微妙世界
鲁网10月12日讯 20世纪80年代,人们心目中的神经外科既辛苦,发展又滞后,在这种情况下组建一个刚刚起步的学科、科室,谈何容易。“你不是要推广某一项技术,而是要带动一个科室,建设好一个学科”。带着老领导的信任和嘱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礼刚教授肩负起建设神经外科的重任。
2004年2月,陈教授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任科室主任,开始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大胆改革分组神经外科的临床亚专业、小儿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等亚专业填补了学科的空白。并从显微外科、微创外科、内镜外科入手等8个亚专业科室,把临床亚专业做精,打破了神经外科的传统模式,让神经外科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如今,神经外科从成立之初三人到超百人精英团队、承办多个全国学术会议、填补学科空白、创新技术奖项接踵而至,凭着执着的理念、坚强的意志和奋力拼搏的精神,谱写了神经外科无法复制的案例。与同事勠力同心,把当初不见经传的神经外科带上了与国际技术接轨的高速路。
殷殷重托 不负韶华
神经外科经过陈教授精心带动和建设,软硬件均得到了质的飞跃。2009年被确定为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2017年成为四川省首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8年入选国家发改委“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单位,2022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此外,神经外科已建成脑科学研究所、脑功能实验室、神经外科PI实验室等3个研究平台。成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研究分中心、欧盟颅脑创伤研究计划中国项目分中心。
陈礼刚教授指导机器人手术
目前,忠山院区床位65张;康健城院区90张,监护病床(NICU)16张;年门诊量2.5万余人次,年诊治病员近4800余例,年手术量近3000余台。拥有飞利浦iCT、术中磁共振、伽马刀中心、复合手术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大型平台;神经外科已发展成现代化神经外科中心,实现全科数字化,医疗设备包括LEICA、蔡司、穆勒荧光手术显微镜、3代ROSA手术机器人、术中神经电生理及超声TCD监测系统、LEKCELL立体定向手术系统、术中电磁导航系统等先进专科设备。
大胆改制 拓宽人才流通渠道
创建学科、技术更新、发展医学均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17年和德国埃尔朗根大学、澳门大学等大学开始联合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2021年开始独立招生神经外科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为了全力培养优秀人才,在全院最早提出了全科硕士化、博士化的概念。目前神经外科有15个博士,11个有留学背景,神经外科共有陈礼刚、江涌、周杰、彭建华4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周杰教授和彭建华教授都是我们一手培养出来的学生。周杰教授先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及德国汉诺威访学,通过多年的努力,先已成为区域有较大影响力的青年专家,他带领后颅窝医疗组开展了大量脑干、中线结构等复杂颅内肿瘤外科手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代表学校参加第五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获一等奖荣誉。彭建华教授也是先后赴美国及德国留学,并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科室全面开展医教研工作,后续入选了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卒中未来引领者计划等人才计划,彭建华教授目前是西南医科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研究生导师。
陈教授是澳门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江涌教授是德国埃尔朗格纽伦堡大学兼职教授及兼职博士生导师,均是国际前沿技术的骨干力量。在重型颅脑创伤救治、脑脊髓肿瘤与血管疾病诊治及小儿神经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领域救治了一大批疑难复杂病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川南地区率先开展复杂颅内动脉瘤“开颅+介入”复合手术,给川滇黔渝结合地区更多复杂、疑难、危重病患者及病患家属带来了福音。
勇于创新 不骄不躁坚守初心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医院和神经外科在全国的知名度,神经外科成功举办了数次全国性学术会议。2015年,承办了功能性神经外科全国第二届MVD高峰论坛,承办这样的学术会在医院尚属首次;2016年6月,通过100多个单位竞争,中国医师协会年会在泸州召开,这是中国非省会城市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学术会议;2019年4月,成功举办了中华医学会全国创伤大会,参会代表达3000 余人;2023年6月,再次承办了1项全国大型会议: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2023小儿神经外科学术会议。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008年,小儿神经外科亚专业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四川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四川省神经外科的第一个一等奖,也是医院获得的第二个省一等奖;2013年,获得中华科技三等奖;2017年,获得了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2019年,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首届高血压脑出血救治病例评选大赛一等奖;2023年,颅神经疾患方面的研究成果再次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24年,神经外科医生参加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手术大赛获一等奖。”神经外科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118项;主编、参编专著23部;以第一或通讯单位在Nature、Lancet Neurology、Nature Neuroscience等杂志发表论文276篇,其中SCI论文191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1项。今年9月,科室江涌团队创造校史,带领科室团队首次Cell杂志子刊Cell Metabolism发表了重要研究型论文。陈礼刚教授直言这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后续还会持续拖进,产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通讯员 白小果)